繁体版 简体版
幽幽小说网 > 网游小说 > 诡玲珑 > 第268章 溯婵娟渡

第268章 溯婵娟渡(第2页/共2页)

暮色染江时,天边的云霞变成了橘红色,像被火烧过似的,乌篷船终于驶入苏杭地界。岸边的粉墙黛瓦在夕阳里泛着柔和的光,墙头上爬着的藤萝开着紫色的花,像挂了串紫葡萄。临河的窗棂里飘出阵阵茶香,混着荷叶的清香,还有糕点的甜香,让人浑身舒畅,连旅途的疲惫都消散了大半。

老船工将船泊在一座石桥下,桥是石拱桥,桥栏上的石狮被岁月磨得光滑,眼神却依旧威严。“往前就是荷花巷,名字里带‘荷花’,巷子里种满了荷花,夏天的时候满巷都是香。凌泷辰当年住过的书斋就在巷尾,保存得还挺好。”

众人踏着青石板往里走,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发亮,缝隙里长着些青苔,踩上去滑溜溜的。巷子里的老槐树垂着浓密的枝叶,光斑在地上晃悠悠的,像跳动的精灵。偶尔有风吹过,树叶 “沙沙” 作响,像在诉说着巷子里的故事。

柳梦璃忽然停在一扇朱漆门前,门是两扇对开的,漆皮有些斑驳,却仍能看出当年的精致。她指着门楣上的题字,声音里带着惊喜:“‘婵娟书斋’,定是这里了!这字跟诗笺上的笔迹很像,应该是凌泷辰亲手写的。” 门环上的铜狮已有些斑驳,铜绿泛着暗青的光,轻轻一叩,便发出 “吱呀” 的声响,像老时光在叹气,带着岁月的厚重。

书斋里积着些薄尘,却依旧整洁,显然常有人来打扫。靠窗的书桌上摆着方旧砚台,砚台是端砚,石纹像流云,砚池里还剩着半池宿墨,已经有些干了,却仍能看出墨色的浓黑。旁边压着张泛黄的诗笺,纸边有些卷曲,上面的字迹娟秀,正是那首《婵娟渡》,墨迹虽淡,却透着力道。

霜降伸手抚过冰凉的砚台,指尖忽然触到些凸起的纹路,她凑近一看,竟是用指甲刻的 “凌霜” 二字,墨迹填得有些潦草,像是仓促间刻下的,却能看出刻字人的用心,每一笔都带着深情。

“这字刻得真用力,怕不是刻的时候眼泪都掉进去了?” 李娜凑过来小声说,眼睛里带着好奇,刚说完就被晏婷拉了下衣袖,示意她别多嘴。霜降却忽然笑了,眼眶里的湿意被她悄悄拭去,声音轻得像被风揉过:“想来当年他写‘望君逸’时,心里也是这般又酸又暖吧,既有不舍,又有祝福。”

暮色渐浓时,毓敏已在书斋的天井里摆好了茶席。天井不大,却种着棵桂花树,枝叶繁茂,已经有了些花苞,隐约能闻到淡淡的香气。月光从瓦缝里漏下来,洒在青石板上,像铺了层银霜,连地上的草叶都泛着光。

邢洲正给众人分桂花糕,糕是刚从巷口买的,还冒着热气,甜香混着茶香飘得很远,引得巷子里的猫都凑到门口张望。“这苏杭真是个好地方,连月亮都比别处圆些,空气里都是香的!” 他一边吃一边感叹,嘴角沾了点糕屑也不在意。

苏何宇刚要反驳,说月亮哪里都一样圆,却被夏至递过来的茶杯打断:“尝尝这雨前龙井,是巷子里老茶铺买的,用荷叶上的露水沏的,比望波阁的荷露茶还清冽,你品品就知道了。” 苏何宇接过茶杯,抿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确实好喝,比我以前喝的龙井都鲜。”

韦斌举着相机拍个不停,镜头里的月光、茶烟、众人的笑靥叠在一起,像幅鲜活的画,每一个瞬间都值得珍藏。“这张得叫《婵娟夜话》,比上次望波阁的照片还动人,等洗出来,得好好装裱起来,挂在咱们院里的书房里。”

墨云疏正对着月光拓印砚台的纹路,她铺好桑皮纸,用拓包轻轻按压,桑皮纸上的墨痕渐渐晕开,竟像朵缓缓绽放的荷花,花瓣的纹路清晰可见,带着天然的灵气。“等拓好了,把凌泷辰的诗题上去,也算圆了当年的念想,让这段故事有个圆满的收尾。”

三更梆子声从巷外传来,“咚、咚、咚”,沉稳的声响在夜里格外清晰,像在提醒人们夜已深。众人还围坐在天井里,却没有要散的意思,话匣子还在打开着,聊着白天的见闻,聊着对明天的期待。

柳梦璃绣完了最后一针荷花,将绣绷举到月光下,绿丝线在夜里泛着柔和的光,最中间的花蕊用了金线,闪着细碎的光。“你看这荷叶的纹路,比在望波阁看得还清楚,连露珠的反光都绣出来了,这得归功于苏杭的好月色。” 她笑着说,眼里满是满意。

沐薇夏剥开颗莲子递过来,莲子是下午买的,还很新鲜,清甜的滋味在舌尖散开,带着点凉意。“这莲子是巷口老阿婆送的,说是从凌泷辰当年种的荷塘里采的,吃了能安神,晚上能睡个好觉。” 霜降接过莲子,放在嘴里慢慢嚼着,心里暖暖的。

霜降独自站在天井里,仰头望着那一方被屋檐框住的夜空。月光如水银般倾泻而下,流淌过青瓦飞檐,恰好洒在墙角那株老桂花树上。层层叠叠的叶片被月光浸染,仿佛每一片都镀上了薄薄的银边,连细碎的花苞都泛着莹莹的光。夜风拂过,枝叶轻轻摇曳,在地上投下斑驳的碎影,那光影随着风不断变换形状,宛如一场无声的皮影戏。

就在这静谧之中,那句“搁笔三更望君逸”毫无征兆地浮上心头。她忽然想象出百年前的某个秋夜,也曾有人站在这里,望着同一轮明月,将未尽的话语化作墨迹,在诗笺上留下跨越时空的印记。这想象让她心头一颤,不由转头看向廊下的夏至。

他正倚在朱漆柱旁,微微仰头望着天际。月光流淌过他饱满的额头、挺拔的鼻梁,最后停留在微微上扬的唇角,将他平日略显棱角的轮廓晕染得格外柔和。那双总是含着笑意的眼睛此刻盛满了月光,竟与记忆中殇夏凝望她的神情渐渐重合——那是许多年前,另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少年站在桂花树下,将一枚新摘的桂花别在她鬓边。

这一刻,霜降忽然明白了。有些思念从不是单向的遥望,不是一个人在时光此岸徒劳地打捞过去的影子。那些真挚的牵挂,早就像今夜这清澈的月光,悄无声息地渡过了千山万水,同时落在相隔遥远的两颗心上。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只要抬起头,看见的还是同一片月光。

“该歇息了,明天还要去看荷塘呢。”弘俊的声音从茶室方向传来,伴随着瓷盏相碰的清脆声响,在静夜里格外分明。他正细心收拾着茶具,动作轻缓地将青瓷茶杯一一归位,白瓷茶壶里残余的茶水发出细微的晃动声。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三三两两地朝着厢房走去。穿过庭院时,邢洲忽然停下脚步,指着院中那棵老槐树压低声音:“快看!那些喜鹊还在呢!”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几只喜鹊安静地栖在枝桠间,它们乌黑的羽毛在月光下泛着幽蓝的光泽,尾羽则镀上了一层银白,宛如月宫中飞出的精灵,正在窃窃私语着夜的秘密。

霜降故意放慢脚步,落在最后。她摩挲着手中那方旧砚台,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上面“凌霜”二字的刻痕早已被岁月磨得圆润。忽然,夏至从身后追上她,不由分说地将一枚书签塞进她手里。那是用晒干的荷花瓣压制而成的,薄如蝉翼的花瓣还保持着盛放时的形状,透过月光能看见细细的叶脉。

“明天去荷塘,我们采些新鲜荷叶回来。”夏至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这月色,“晒干了夹在书里,能留着整年的清香。”他的目光温柔,仿佛在许下一个郑重的承诺。

霜降低头端详着书签,看见花瓣边缘还残留着夏日的一抹淡粉。她轻轻摩挲着那细腻的纹理,忽然笑了:“就像有些记忆,不管过了多久,都不会褪色。”这句话说得很轻,不知是在对夏至说,还是在对自己说。晚风拂过,带来远处残荷的清香,与手中的书签气息交织在一起,恍惚间竟分不清今夕何夕。

回到厢房时,月光正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临窗的书桌上,将青砖地面切割成明暗相间的几何图案。霜降小心地将砚台摆在月光能照见的位置,看着那方小小的砚池盛满了清辉,墨色的池底反射出细碎的银光,宛如一片微缩的星河在静静流淌。砚台边缘,“凌霜”二字在月光的勾勒下显得格外清晰,那刻痕里似乎藏着说不尽的故事。

她忽然心念一动,取过笔架上那支狼毫小楷,在砚台里轻轻蘸了些宿墨。墨香在空气中淡淡散开,与窗外飘来的桂花香糅合在一起。铺开宣纸的瞬间,她似乎听见了百年前某个相似的夜晚,有人研墨展纸的细响。笔尖落下,墨迹在宣纸上晕开,“溯婵娟渡”四个字自笔端流淌而出。让她惊讶的是,这笔锋的婉转、结构的疏密,竟与诗笺上的字迹有了奇妙的相似,仿佛她的手正被另一个人的温度引导着。

窗外的鹊鸣又响起了,这次的声音轻悠悠的,时断时续,像首即兴创作的夜曲,为这个月光满溢的夜晚伴奏。霜降轻轻放下笔,指尖再次抚过砚台上的刻痕。这一刻,她忽然觉得,所有那些跨越时光的等待与思念,都在这清澈的月光里找到了归宿。就像凌泷辰在诗里写的那样,书筏渡了江南,月光渡了思念,而那些命中注定的相逢,无论相隔多少年月,终究会在流转的时光里,温柔地绽放,如同今夜沐浴在月光中的桂花,无声,却满溢芬芳。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幽幽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u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