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目标三十米内,黛看到了那个眼线。一个穿着灰褐色旧夹克的精瘦男子,几乎与礁石融为一体,正举着一个小型望远镜,专注地盯着船屋方向,对悄然逼近的危险毫无察觉。
《孙子兵法·军争篇》有言:“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此刻,他们需要的是“侵掠如火”的迅捷与致命。
黛与阿海交换了一个眼神。阿海如同蓄势待发的猎豹,利用一波稍大的浪涛拍岸声作为掩护,猛地从侧后方蹿出!那眼线惊觉,刚想回头,阿海粗壮的手臂已如铁箍般勒住他的脖颈,渔刀精准而狠戾地刺入肋下的致命部位,并用力一拧。眼线的身体剧烈地抽搐了一下,喉咙里发出几声被扼住的“咯咯”声,望远镜脱手落入海中,随即彻底软倒。
整个过程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几乎没有发出大的响动。阿海迅速搜检尸体,除了武器和少量现金,没有找到任何标识身份的文件。
“处理掉。”黛简短下令,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
阿海会意,将尸体拖到礁石边缘,用渔刀割开其衣裤,取出随身物品后,将几块沉重的石头塞进衣物,然后用鱼线巧妙地将尸体与礁石底部的水下部分暂时固定。潮水正在上涨,用不了多久,海水就会将一切痕迹冲刷、吞噬,最终将这具皮囊带入深海,彻底“消失”。
做完这一切,两人迅速退回船屋。小陈看到他们安然返回,明显松了口气,但当他看到阿海手上沾染的、正在擦拭的些许暗红时,脸色又瞬间变得苍白。
“眼线解决了。”黛平静地陈述,仿佛只是清除了一个障碍物,“但我们不能停留。他的消失很快会被同伙察觉。”
眼线的消失,带来了短暂的安全,却也留下了更深的疑虑。他是谁派来的?仅仅是为了确认位置,还是另有任务?他的死亡,是会促使敌人收缩,还是会引来更疯狂的报复?
小陈看着黛和阿海冷静地准备转移,一种复杂的情绪在他心中翻腾。他意识到,在这条看不见硝烟却更加残酷的战线上,“果断处理”并非残忍,而是生存下去必须付出的冷酷代价。他心中的某些天真,在这一刻,如同那个眼线一样,彻底“消失”了。
《道德经》有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这乱世之中,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和同伴的残忍。黛没有时间去安抚小陈的情绪,她必须带着他们继续前行。眼线虽已消失,但危机远未解除。他们必须在这浓雾散尽之前,找到新的藏身之所,并设法破解“信天翁”之谜,那或许是通往生天的,唯一残存的密码。果断的行动清除了眼前的威胁,但前路,依旧笼罩在更深的迷雾与未知的危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