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达更是激动地胡须微颤,缓步走到王平身边,用力一拍王平的肩膀:
“好小子!这才对嘛!放心去,明日朝会,老夫必定亲自为你压阵助威!”
虞南风亦微微颔首,目光深邃:
“放手施为,我等,便是你后盾。”
王平再次躬身,然后转身,面向那挤满庭院、目光灼灼的学子们。
无需他多言,孔达已一挥衣袖,沉声道:
“尔等让开道路,让王平入宫!”
学子们闻言,恭敬的朝孔达施了一礼,无比顺从地如同潮水般向两侧分开,让出一条笔直的、通往国子监大门的通道。
然而,他们并未散去,而是一个个自发地、默默地跟在了王平的身后。
王平迈步前行,青衫磊落,步伐坚定。
在他身后,是国子监的众学子,他们排成了长长的队伍,秩序井然,沉默却目光炽热地护送着他。
这画面庄重而感人,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誓师。
沿途,其他监生、博士、助教闻讯而来,看到这一幕,无不动容,也纷纷加入了这送行的队伍。队伍越来越长,气氛也越来越凝重而充满力量。
当王平终于走到国子监那朱红色的大门口时,他停下脚步,再次回身,望向身后那一片黑压压的、沉默的人群。
就在这时,为首的那名学子,猛地整理了一下衣冠,对着王平,深深一揖到底,用尽全身的力气,朗声高喊道:
“我等——祝师兄!凯旋而归!!”
这声音,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瞬间激起了滔天巨浪!
下一刻,成百上千的学子,齐齐躬身,长揖不起,汇聚在一起的声音如同滚滚春雷,冲破国子监的门墙,震撼着整个长安的暮色:
“我等祝师兄,凯旋而归!!”
“凯旋而归!!”
“凯旋而归!!!”
声浪震天,气势如虹,久久回荡,仿佛要将所有的信念、所有的期盼、所有的祝福,都灌注到那个即将踏入宫门、直面风波的青衫身影之上。
王平站在门口,背对着夕阳,忽的一笑,深深地看着这群可爱的学子,将这一幕牢牢刻在心里。
然后,他毅然转身,迈出了国子监的大门,向着皇城的方向,大步而去。
他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拉得很长,孤单,却带着一往无前的决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