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幽幽小说网 > 网游小说 > 诡玲珑 > 第269章 鹤吟暮春

第269章 鹤吟暮春(第2页/共2页)

一行人跟着弘俊往田间去,路过一片桑树林时,果然看见几只戴胜鸟停在桑枝上。它们头戴羽冠,呈棕红色的扇状,羽尖缀着黑色的斑点,像镶了碎墨的绒扇;羽毛呈棕黄色,带着黑白相间的斑纹,在天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喙细长而弯曲,正啄食着桑叶上的虫子,啄食时羽冠微微颤动,像在点头致意。“这就是三候‘戴胜降于桑’!” 弘俊指着戴胜鸟,声音里带着兴奋,连锄头都差点从肩上滑下来,“老人们说,戴胜鸟来了,就该准备养蚕了。桑树叶刚长出来,正好够蚕宝宝吃,这鸟儿是来给农人们报信呢。”

柳梦璃立刻掏出绣绷,指尖飞快地穿针引线,丝线在她手中翻飞,绿的是桑叶,棕的是鸟羽,金的是羽冠,“你看这鸟的羽冠真特别,像戴了顶华丽的帽子,展开时比画里还好看,” 她目不转睛地盯着戴胜鸟,生怕错过任何细节,绣针在布上 “沙沙” 作响,“绣在香囊上,再缀上几颗珍珠当眼睛,定能卖个好价钱。” 说着便抬头瞥了一眼,又低下头飞快地绣着,连鸟羽上的斑纹都绣得丝毫不差。

田间早已热闹非凡,农人们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蓑衣是用棕榈叶编的,被雨浸得发亮,斗笠的边缘垂着细细的竹帘,挡住了脸上的雨珠。他们正忙着插秧苗,手起手落间,嫩绿的秧苗便在水田里站成了整齐的队列。雨丝落在他们的蓑衣上,溅起细小的水花,却挡不住他们劳作的热情,嘴里还哼着小调,调子混着雨气,竟生出几分悠远的韵。“你们来得正好,这秧苗正缺人手插呢!” 老阿婆笑着递过来几把秧苗,粗糙的手掌上布满了老茧,指关节有些肿大,是常年劳作的痕迹,掌心还带着泥土的温软,“这秧苗得插得深浅适中,太深了长不出来,太浅了会被水冲倒。”

邢洲撸起袖子就往田里跳,结果一脚踩进泥里,泥水深得没过了脚踝,拔出来时满脚是泥,连裤腿都沾了厚厚的一层,引得众人哈哈大笑。“你这是‘猪八戒踩西瓜皮 —— 滑倒了’!” 李娜笑得直不起腰,手里的秧苗都差点掉在地上,泥水溅在她的布鞋上,成了淡淡的褐点,“慢着点,这泥里藏着石子呢,小心崴脚!”

“笑什么笑!我这是故意的,这样站得稳!” 邢洲嘴硬道,却还是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学着农人的样子插起秧苗。他动作笨拙,秧苗插得东倒西歪,有的斜着贴在水面,有的埋在泥里只露个尖,像喝醉了酒的汉子,看得老阿婆直摇头,却还是耐心地教他:“手要捏在秧苗的三分之一处,插进泥里半寸就行,要让根须舒展开来。”

夏至与霜降学得极快,两人并肩插秧,动作齐整如一人。指尖泥水透出青草气息,雨丝缀于发梢,凝成碎钻似的水珠,在薄暮天光里微微闪烁。霜降直起腰来,望着水田里嫩绿的秧苗在雨中舒展,叶尖悬着雨滴,恍若泪珠。“原来‘雨生百谷’便是这般——雨水养秧,也养农人的盼头。”她忽然懂了白居易那句“田家少闲月”背后的分量,这谷雨时节的辛劳,原是为秋日满仓。

夏至伸手替她拭去额间雨珠,指尖暖意融融,水珠滚落秧田,倏忽没入泥土。“谷雨润稼,老阿婆说去年此日一场透雨,秋来的米都格外清甜。”他望向田埂那端,几只布谷掠空而过,鸣声与农人吆喝交织,谱写最生动的农事诗行。

墨云疏一边插秧,一边凝神观察。布谷啼枝,戴胜穿桑,浮萍逐水,农人身影在田间移动,俨然一幅谷雨农耕长卷。她不时提笔速记,笔尖沾了泥水,画中反添几分拙朴韵味。“这便是‘辰月务农迎三候’了——天有三候之变,人有躬耕之勤,天人相合,妙不可言。”她忽然领悟诗中那“迎”字,不是被动等待,而是与天地默契相守。

日头西沉时,秧田已铺展如绿毯。风过处秧苗轻摇,似在致谢。老阿婆提来桑葚,紫果饱含汁水,表皮覆着薄霜,甜得黏唇染指。“谷雨的桑葚最明目,比药还灵。”她笑纹如菊,眼角还沾着泥星。

归途忽见柳絮纷扬。雪絮漫空,若春雪翩跹。林悦接住一团轻絮:“可是‘垂杨花落’?真如诗中‘万点杨花春尽时’。”晏婷轻拢鬓发:“柳絮虽美却恼农人,不过老人说絮尽夏来,到时就有新瓜可尝了。”絮影斜晖中,如春天撒下的碎金。

蓦然鹤唳破空,清越如玉笛穿云。但见白鹤掠霞而飞,翅染橘光,鸣声冰冽。“鹤吟暮春!”霜降眸亮声颤,“仙禽通天地,是来送春迎夏的。”鹤影渐远,晚霞漫溢,柳絮飘急,似在为春秋交替作注。

回到书斋时月已东升。雨歇气清,毓敏在天井设茶。青瓷盏中荷叶浮沉,莲子清圆。“饮罢这盏谷雨茶,今岁便再无此味。”茶烟袅袅升腾,在月华里幻作莹雾。韦斌举机捕捉月光茶烟,将暮春灵韵凝于镜头;那厢棋枰厮杀正酣,苏何宇落子铿然:“关公面前耍大刀——这局你输定了!”虫鸣棋响,融作谷雨夜曲。

“别得意太早,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邢洲不服气地反驳,眉头皱得紧紧的,像拧成了疙瘩,指尖在棋子上轻轻敲击,思索着下一步的走法,“我这招是‘暗度陈仓’,等着瞧!”

墨云疏在灯下整理画作,白天画的浮萍、布谷鸟、戴胜鸟都栩栩如生,仿佛要从纸上跳出来。浮萍的绿带着水光的润,布谷鸟的羽带着雨珠的亮,戴胜鸟的冠带着晚霞的红。“这些画要好好保存,” 她小心翼翼地把画收进木匣,木匣上的铜锁映着灯光成了淡淡的金,“这是谷雨的记忆,也是春天的馈赠。等明年谷雨,再拿出来看,定能想起今日的景致。”

柳梦璃正在绣香囊,香囊上的戴胜鸟已经绣好了,羽冠华丽,眼神灵动,羽尖缀着的珍珠在灯光下闪着光,仿佛下一秒就要展翅飞走。“等绣好了,送给你们当礼物,” 她笑着说,指尖还在飞快地穿梭,丝线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留个纪念,记住这个谷雨。说不定明年打开香囊,还能闻到今年的椿香呢。”

霜降坐在窗前,手里捧着夏至的诗笺,月光洒在诗笺上,墨迹显得格外清晰,连笔锋的转折都看得分明。“暮春堂院墨桃瓣,柔雨展艺绘山河……” 她轻声念着诗句,眼前浮现出白天的景象:雨中的桃瓣、河上的浮萍、枝头的布谷鸟、田间的农人、天边的白鹤…… 这一切都像诗里写的那样,美得让人沉醉。她忽然懂了诗中的哲思 —— 红极而墨的桃瓣是盛极而衰的警醒,柔雨绘就的山河是自然的再创作,辰月的务农是人与天地的契合,垂杨的花落是生命的循环,而鹤吟一声,是对这一切的见证与赞颂。

夏至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驱散了夜晚的凉意,掌心的纹路与她的纹路相贴,像天地间的默契相守。“在想什么?” 他轻声问,气息拂过她的耳畔,带着淡淡的茶香,像雨丝落在花瓣上的温柔。

“在想这个谷雨,” 霜降转头望着他,眼里闪着泪光,泪光中映着月光和灯火,像盛了两盏细碎的星,“原来春天的离去,也可以这么美。不是凋零的凄凉,而是圆满的谢幕,是为了夏天的新生积蓄力量。”

夏至笑了,伸手替她拭去眼角的泪,指尖带着茶香的温润。“春天只是换了种方式存在,” 他指着院中的桃树,枝桠上虽已无花,却藏着小小的青桃,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绿,“明年它还会开花,还会结出甜美的果实。就像我们,虽然经历了离别,但终究会重逢。这就是生命的循环,是天地的大美。”

月光下,柳絮还在轻轻飘荡,像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有的落在桃枝上,像是为明年的花开埋下伏笔。远处传来几声布谷鸟的鸣叫,清越而悠长,像是在迎接初夏的到来,与天边的虫鸣声交织在一起,成了夜的安眠曲。霜降靠在夏至的肩上,闻着他身上淡淡的墨香,心里满是安宁。她知道,这个谷雨,这段暮春的记忆,会永远留在她的心里,像一颗珍贵的珍珠,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 那是自然的美,是人文的暖,是时光的韵。

三更梆子声从巷外传来,沉稳而悠长,每一声都带着夜的静谧。众人还围坐在天井里,品茶、聊天、赏月色,没有人想散去。茶盏里的茶汤已凉,却还留着淡淡的香;棋盘上的棋局已停,却还藏着未决的意;画纸上的墨迹已干,却还凝着雨的润。这个谷雨的夜晚,注定是难忘的,它像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记录着春天的最后一抹温柔,也预示着初夏的生机与希望。

鹤吟声似乎又在耳边响起,清越而悠扬,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时光、关于重逢、关于希望的故事。暮春已尽,初夏将至,但那些美好的记忆,那些温暖的瞬间,会永远留在岁月的长河里,像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前行的路。就像诗中所咏,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间有勤耕而有时,这鹤吟一声,便是对这一切最美的见证。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幽幽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u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