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出发的使团规模巨大,超过了一千人。
高俅的路线是从汴梁出发,沿着黄河北上,经过大名府、河间府,
然后在燕京跟郭药师汇合后继续北上。
高俅一路上可谓是风光无限,各地官员将逢迎做到了极致。
赵构基本真是不问俗务,只捧着古往今来的兵书研读,
偶尔也会跟龙卫军的苗傅求教些枪法。
整个队伍中只有马政不太开心,他实在搞不懂官家安排这次出使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不过好在有杨元嗣,见了面一定要问个清楚……
杨元嗣这边倒是准备妥当,开始扬帆起航。
张顺从来没有去过金州,这也决定亲自相送。
自从宋金两国建立联系以来,两岸的船开始频繁通航。
现在有了张顺这个高手,更是不惧风浪。
杨元嗣看着海天一色,海鸥绕着船帆飞翔,一派和谐景象。
张顺安排了舵手,站在杨元嗣身后。
这个人对于张顺来说充满了神秘性,也有种莫名的感觉。
张顺以前在自己的庄园里独霸一方,也觉得自有一片天地。
后来方腊起事,一路所见的林林总总,张顺预感到天下大乱的时刻不远了。
前面这个人会不会就是上天所选,自己能不能也名垂青史,混个从龙之功?
张顺望着天上的白云,一时间也有些出神……
一路上风平浪静,船队慢慢靠近了金城。
杨元嗣从船上跳了下来,站在栈桥上举目四望。
金城跟离开的时候也没有多大变化,只是城墙又高了一些。
金城完全是按照一座战时的堡垒来建造的,规模不算很大。
城里面最显眼的就是那两座巨大的粮仓,加起来可以存储一百多石粮食。
金城里有统制官和知州,负责维持平常的军卒训练和日常行政事务。
他们在码头上给杨元嗣准备了个简短的欢迎仪式。
杨元嗣感觉跟在大宋境内很不一样,金州的一切看着比较简朴,
但是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向上的力量。
这也许就是术士们所说的王气聚集吧。
最让杨元嗣动容的是三个胡子花白的老人就跪在路边上,
其中一个捧着一碗温酒,硬要劝杨元嗣喝下去。
花荣急忙上前阻止,杨元嗣摆了摆手。
旁边金城的一个年轻的文官说道:“大王恕罪,这些人都是从宋境渡海而来,今天特地要来感谢大王的活命之恩。”
那老者也颤颤巍巍的说道:“我们全族都依靠大王才能活命,今天这碗酒老朽就是拼了命,也要敬大王!”
老人后面还有一群人,男女老幼都有,一起喊道:“请大王喝了这碗酒吧!”
花荣转头看向杨元嗣,脸色颇为难看。
以杨元嗣的地位,通常现在这种来历不明的饮食他是不接受的。
只是花荣也知道,现在这种情况,如果还推辞就有些矫情了。
杨元嗣抬头扫了一眼人群,此时天气还有些寒冷,
他们虽然穿的没有多光鲜亮丽,不过都算保暖,没有冻饿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