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幽幽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宋朝的脊梁 > 第428章 陈忠和任职

第428章 陈忠和任职(第1页/共2页)

好的,这是根据您提供的内容提要续写的新章节:

汴梁受命持霜刃,暗夜点兵向河北

天佑三年,十月中,汴梁城,政事堂。

秋日的汴梁,天空是一种高远而澄澈的蓝,金黄色的银杏叶与艳红的枫叶点缀着这座当世最繁华的都市,御街两侧酒楼商铺的招幌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贩夫走卒的吆喝声、车马碾过青石路的辚辚声,交织成一曲盛世的交响。然而,在这片浮华之下,皇城大内,尤其是位于核心区域的政事堂,却弥漫着一种与外界格格不入的凝重气息。

堂内,紫檀木大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疏,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一种无形的压力。平章政事何栗端坐于主位,这位变法派的领袖,眉宇间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他刚刚结束一场与守旧派官员关于漕运开支的激烈争辩,此刻正独自审阅着一份由特殊渠道送达的密信。

信是陈太初从开德府送来的,用的是一种只有极少数核心人物才能看懂的隐语书写。何栗看得极其仔细,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案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信中的内容,让他时而蹙眉深思,时而微微颔首,最终,他放下信纸,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的光芒。

“来人,”他沉声唤道,“去请陈忠和陈舍人过来一趟,要快。”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后,陈忠和步履匆匆地赶到政事堂。

他身着浅绯色官袍,身姿挺拔,虽面容尚带几分年轻人的青涩,但举止间已有了其父陈太初那份沉稳的影子。在汴梁的一个月,他并未急于抛头露面,而是谨遵父命,多数时间待在秦王府旧邸,翻阅卷宗,拜访何栗、张叔夜等父执辈,低调地熟悉着京中复杂的人事与局势。此刻被何栗急召,他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知是福是祸。

“下官陈忠和,参见平章。” 陈忠和恭敬行礼。

“忠和来了,坐。” 何栗指了指下首的椅子,语气还算温和,但神色严肃。他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将手中那封密信推了过去,“这是你父亲刚从濮阳送来的信,你先看看。”

陈忠和心中一凛,双手接过信纸,凝神阅读起来。信中的字迹他再熟悉不过,正是父亲的手笔。内容是关于如何应对当前土地兼并顽疾的方略,但角度极为刁钻和果决。

信中,陈太初指出,去年至今的连续天灾,虽造成民生凋敝,却也为彻底清查和整治土地兼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大灾之后,地方豪强趁灾兼并田产的行径已然暴露,民怨沸腾,证据相对容易搜集。而眼下,秋灾已过,天气转稳,正是冬小麦播种的关键时期。若能雷厉风行,赶在冬季耕种之前,将那些被非法兼并、且有确凿证据的田地,从豪强手中强制收回,迅速发还给无地少地的佃户、流民耕种,并给予种子、农具支持,那么到来年夏收,这些田地若能获得丰收,与那些被大地主把持、可能因管理不善或继续盘剥而收成不佳的田产形成鲜明对比,所产生的示范效应和舆论压力将极其巨大。这将有力地回击那些攻击新政“与民争利”、“祸乱民生”的谬论,为变法赢得最广泛的民心基础。

“父亲……这是要行霹雳手段……” 陈忠和看完,倒吸一口凉气,抬头看向何栗,眼中既有震撼,也有明悟。他终于明白父亲为何让他此时进京,这分明是要将他推至风口浪尖,执行这第一把火!

何栗目光如炬,盯着陈忠和:“看明白了?你父亲这是要借天时、地利、人和,下一盘大棋。此举风险极大,必然会触动无数人的利益,招致疯狂反扑。但若成功,于国于民,功在千秋。忠和,你可知,目前哪些路份,已掌握了足够‘动手’的证据?”

陈忠和压下心中的波澜,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镇定,回答道:“回平章,据下官近日梳理卷宗及咨访所得,河北西路、河北东路、京东东路、京西路此四路,去岁至今,关于趁灾低价强买、巧立名目侵占民田的诉状堆积如山,监察司暗访也已核实多起,证据链相对完整,可列为首批整饬区域。”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幽幽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u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