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戊午年(马年),南宋绍兴八年;西夏大德四年;金天眷元年;西辽康国五年。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金国送还了宋高宗赵构的生母韦氏,在秦桧的支持劝导下赵构取消了宋国的帝号,正式成为了金国的藩属国。
西夏在这一年大规模侵犯宋国边境,但最终损失惨重败退。
金国在这一年完成了国内第二次改革,改变了金国管理体系的各级官职,之前的辽人和占领区的宋人已经全面纳入金国管理体系,属于金人。
镇北军兵力第一次达到了三万人的规模,领地内的百姓人口达到八万人。
金军成功占领了邯郸,威胁到了镇北军的发展。
由于我们的领地和金军直接接触,从西边和北面都可能受到来自金军的威胁,面对如此强敌,召集大家讨论如何应对。
卢俊义首先发话:“我们镇北军如今兵力强盛,不如我们占了邯郸城如何?”
公孙胜捻着胡子说道:“不可!如今我们的总兵力才三万左右,这邯郸城内就有四万金军,还不算周边其他金军驻地。如今我们好不容易凑起来这么多兵马,不能和金军硬碰硬地打。”
刚从九龙山返回的吴用也开口了:“我同意公孙道长的看法,我们不能这样硬碰硬地打,得想办法保存自己的实力才行。”
我看着墙上挂着的地图,突然开口说道:“你们说这邯郸城是不是宋军故意让给金军的?这样一来我们镇北军就成了抵挡金军的最前线,如果金军南下,势必会经过我们的地方。”
大家听我这么一说,目光也都盯着地图开始沉思,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问题可就大了。
因为不光金军想要弄死我们,南边的宋军也想弄死我们,如果他们双方同时出兵夹击我们,那我们这点兵力还不够他们塞牙缝的。
我看到大家都明白了,就接着说道:“我有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我们镇北军离开这个地方,让金军和宋军他们争去吧。我们去东边的梁山如何?”
说着我将手指向那里,梁山临近黄河,又有八百里水泊作为屏护,没有大规模的水军根本就攻不进来。最关键的是,如今的梁山是闲置状态,我们可以将百姓分成多批慢慢迁徙过去,那里也有足够的土地来养活他们。
公孙胜犹豫地说道:“我们在这里发展了这么多年,就这么丢掉多可惜呀?”
我不屑一顾地道:“这土地又跑不了,等以后我们势力壮大了再打回来就是了。我们如今当务之急是应该考虑怎么活下去,要是再不做出决定,等金军打过来,到时候连人带土地都就没了。”
最终大家同意了我的想法,镇北军军民全体迁徙到梁山。
经过多年的发展,李俊的水军拥有上千艘大小船只,一次基本上可以运送六七千人到梁山。
这水路走漳河到卫河,然后再进入金提河,最后沿着黄河进入梁山水泊。
陆路则要危险一点,经过临漳到大名,再到阳谷县,最后直接进入梁山。
既然决定了要走,就得提前做好善后工作,九龙山的煤矿肯定不能留给金人。吴用带人使用炸药将煤矿炸塌,然后将采煤用的所有器具全部沉入附近的一个湖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