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宋高宗赵构同意了主和派的看法,因为这次一同前来的还有那好几十个的北宋官员,这对于目前缺少文官主政的他来说简直太及时了。
自从南宋建都临安后,所有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和一些对外的各种事物都需要大量的官员来担当。自从靖康之耻过后,金国人不讲武德直接将北宋管理体系来了个一锅端,弄得赵构整天忙于处理各种事务,根本无暇顾及后宫那些漂亮的妃子。
当初建都临安朝廷中不少文臣纷纷出面反对,提出还都汴梁。可那些大臣不知道的是,汴梁已经成为宋高宗赵构心中永远的痛。
不光是靖康之耻,还有的就是当时金人围城之时,汴梁城中那些富户士绅背叛宋国的态度,让赵构不可能再相信这座城市。加上汴梁曾经被金人攻破过,已经不安全了,不如将南宋的首都建立在水道方便,物产富饶的临安。
最终宋金两国达成了和平协议,宋国当向金国称臣,每年需进贡金银丝绸等贡品给金国。
宋国承认目前金国占领的土地,并开放边贸,对金国销售盐铁等战略物资。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立刻引起了无数宋人的反对。想我泱泱华夏大国,怎能向北方蛮夷称臣?
于是各地的书生纷纷前往临安上书请愿,但最后全部被武力镇压下去了。
此时在光州府境内,淮河边上的祝佛寺大殿中苏逖正在和他的女儿苏巧巧议事。他们父女原先是跟随方腊起兵反抗朝廷的,自从方腊兵败被杀后,苏逖就领着这支两千多人的队伍转战到光州地界。
本来他们已经被朝廷的官军围困在山上了,后来发生了靖康之耻,所有的官军全部都调集北上支援汴梁,就让他们脱离险境到了这里。
光州属于淮南西路管辖,这里山高林密水道遍布,苏逖的两千人马竟然慢慢在这里发展成了一方势力。
再到后来南宋建立,朝廷还无暇管他们这些所谓的义军,几乎所有的力量都忙着抵抗北边的金国。
苏逖对女儿说:“根据我们的探子说,赵构已经答应了金人的要求,估计北边的战事可能要停了,我们得为下一步做打算了。”
苏巧巧不屑地说:“就官军那点战斗力根本就不行,想当初我们两千人马都能硬刚他们八千人,如今我们在这里已经站稳脚跟了,爹爹根本就不用怕那些狗官军。”
苏巧巧接着说:“我倒是听说在相州那边有一支队伍也在反抗朝廷,叫镇北军。如今的头领是原先梁山上的时迁,听说人马已经两万多人了,当地的府军剿了几次后,都被他们给打退了。爹爹,不如我们联合一下他们,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苏逖一听是梁山的人后立刻就骂了起来:“那些梁山人虽说是替天行道,可到最后都被那黑脸的宋江领着成了朝廷的走狗,如果不是他们,我朝方腊皇帝也不至于最后身死,以后不得与梁山人等来往。”
“噢,知道了!”
苏巧巧无奈地答应着。
此时外边兵士进来报告:“启禀大头领,山下的王员外带着好几车物品,说是前来慰问我们。”
苏逖一听,立刻高兴地站起身来:“哈哈...好,赶快请进来。”爱读免费小说app更新最快,无广告,陈年老书虫客服帮您找想看的书!
不多时,一个身穿绫罗绸缎的身材发福的人走了进来。
“哈哈哈...苏头领,别来无恙呀,今日我带来了屠宰好的鸡鸭鱼肉,让山上的弟兄们好好犒劳一下。”
“哎呀,王员外又破费了,来来来,里面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