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幽幽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公瑾英年录 > 楼船抛车猛火

楼船抛车猛火(第1页/共2页)

周瑜送走了刘备他们,立刻让人把马钧接到江滩,他们和甘宁吕蒙一起登上了楼船。

周瑜指着抛车对马钧说:“德衡,你看看这个东西,可认识?”

“大都督,这。。。这。。好像是抛石车啊?我听孟起将军讲解过这东西,这不是曹丞相在官渡之战大胜张郃将军的抛石车么?可是又。。不完全像。。。它个头小了很多。”

“德衡果然见多识广,这是瑜自从建安五年就开始改装的抛石车,把它安在楼船之上,希望可以远距离抛石砸伤敌船。只是七八年来,瑜苦思冥想,仍然无法完善此械。”

“大都督想要什么样的效果?”

“比如,在陆地上的抛石车,可以抛掷的石块能够十分巨大,这战船之上则很难储存大量的巨型石块。故而瑜一度认为抛车在楼船之上毫无用武之地。”周瑜道。吕蒙甘宁在后面频频点头。甘宁道:“我说呢,大都督在这长安大船上安置了这么多抛车,我们可不能装那么多的石头在船上。出去水战,装上石头,又沉又慢,这仗没法打。。。”吕蒙捅了甘宁一把:“大都督既然决定运来了五十辆抛车,一定有用处。听大都督说完。。你别打岔。”

“和步兵的抛石车相比,瑜已经把这些抛车缩小了三倍,装上了轮子。”周瑜还没说完,甘宁又接口道:“大都督,你车缩小了,能抛的石头也小了啊。”

周瑜微微一笑:“兴霸,这船上的抛车,瑜并非要用来抛石,而是用来抛火弹的。”

“啊”甘宁和吕蒙同时大叫了一声。然后对视一眼,几乎是异口同声:“大都督!”

“德衡,瑜已经做过测试,这样缩小后的抛车,在无风天,五十斤重的石块可以抛掷百丈之远。若缩小为三十斤重的石块大约可抛掷近两百丈远。曹军的防火水道最宽的二十余丈,考虑到刮西北风,我军处在逆风时,三十斤重的石块也能抛掷至少一百五十丈远。这样的话,我军的楼船在离开曹操水师大营百丈以外也可以抛掷火弹,烧其战船,无论是刮西北风还是东南大风,我军都可点起染红大江的熊熊烈焰。”周瑜说这话时双睛异常明亮,好像已经看到了那红透天边的火光。

甘宁扑通跪倒:“大都督神鬼之才,甘宁心悦诚服,一生一世追随大都督,创立不世功勋。”

周瑜扶起甘宁,拍拍他的肩头,回头看着马钧:“德衡,周瑜之所以还没对曹贼动手,是有两个问题还没能做到万无一失。请你助我军一臂之力。”

“大都督请讲,是什麽问题?”

“第一,你也看到,我们只有五十辆小型抛车。敌军连营十里,我们的楼船更少,火力无法覆盖整个曹军的船阵。如果不能同时点火,一旦火起,其余的敌船可能出逃,也可能集结起来反攻包抄我们。要知道我们的船和兵力都是绝对劣势。一旦曹军把船散开,反攻包抄,我们没有胜算。第二,点着的火弹在飞行中,特别是在大风或下雨的天气里,容易熄灭。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做到无论有风无风,无论雨雪阴晴,都能火烧战船。”周瑜说罢,看着马钧:“德衡,你有何良策?”

马钧愣了一下,缓缓说:“大都督,这抛车可以在底盘上做个轮盘,横梁增加到四条,每抛掷完一次,稍微转动轮盘,就可以抛第二个,省下了装填火弹的时间。这样就可以连续不断地装填连续不断地抛掷。能增加四倍的功效。”

周瑜大笑:“果然是神童,这真是四两拨千斤之举。那第二个问题,德衡可有解法?”

“这个么。。。小人对火弹没什么经验,想来大致是油膏加上硝石,硫磺之类”

“大都督,这个不难,我们做江贼时经常做,你就用陶土做壳,多打几个洞,使之透气,里面用冻成块状的鱼油,棉麻做芯,加上些硫磺硝石就更好了,把芯子点燃,就扔出去,摔到船上时,鱼油叶化了,陶土壳一碎,见了空气,火会疯了一般地燃烧。一条小船要是挨上两三个这样的陶土火弹,基本就报废了。”甘宁突然说。

周瑜高兴地拍拍他的肩膀:“兴霸,这个法子若成,奇功一件!”

-----------------

周瑜在江边忙碌了一天,工匠和士兵们已经按照马钧的设计着手改制抛车。

他巡视了所有大小战船,挑选了三十艘可以搭载抛车的战船。其中大小楼船七艘,斗舰十艘,大舡三艘。走舸十艘。这已经是把所有能利用上的船都利用了。

三十艘船搭载一到两个抛石车,每个抛石车增加到四只火弹先后发射,加上船的移动,在一炷香的功夫内也只能大约覆盖约三里长的船队。曹军的船队大约有十里长。剩下那七里长的船如果不立刻点燃,就有可能出营包抄自己。对于周瑜来说,这次的总攻将是倾巢而出的袭击,如果不能一击而中,立刻瘫痪曹军的所有船只,就意味着自己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周瑜凝神思索,不知不觉走回了中军大帐。

没进帐门,就听见里面的欢声笑语:“瑷姐姐,你真的准备做道姑度过余生?你还这么年轻,有漂亮,又能文能武的,还有那么优秀的父亲兄弟,一定可以加入侯门的!”

马瑷叹了口气:“曹操早就想把我嫁给他的族人,好做个人质。我不得已才做了道姑,这样爹爹就没法子逼迫我了。谁知道曹操又生了毒计,许了高官给爹爹和两个兄弟,他们就被迫到许昌任官了。我一直很内疚,若是当年嫁了夏侯家,是不是爹爹和兄弟们就不用去许都了呢?”

小乔道:“也许,马大人本身也想到许都为官也未可知。”

“是啊,兄长也这么说。我们家对曹操看得最透的就是大哥。爹爹和两个兄弟都对曹操有幻想。”马瑷说着,叹了口气,红了眼圈说:“我不愿去许都,也不能总赖在大哥家里,所以大部分时间是住在道观里。我命苦,不像乔妹妹,得公瑾哥哥这样的夫君,真是前世积德修来的福气。天下所有女子都会羡慕。”

小乔看马瑷戚戚然的样子,心里有些不忍,劝道:“瑷姐姐,要不你。。。留下,和我。。。共侍。。。都督?”她试探着问,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全神贯注地注视着马瑷。

马瑷听了,先是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接着脸上涌现出了绯色,一直红到脖子根。

她喜欢周瑜,一直喜欢,从总角之年就喜欢。她喜欢他幼年时的明艳白皙,少年时的俊逸儒雅,青年时的英挺威武。

她喜欢他的名,他的字,他的人,也沉迷他的琴曲,他的身影,他的笑声,他的气味。总之他的一切她都喜欢。

尽管知道周瑜从没对她动过男女之心,她仍然一如既往地喜欢他。

周瑜从来是把她当作妹妹和师妹。年轻时,他和她谈论冰美人袁绰,那时,她就知道自己永远不会成为周夫人。

可她还是时时刻刻想着他,直到他结婚,生子。。。她仍然装不下第二个人,于是她做了道姑。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幽幽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u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