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幽幽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公瑾英年录 > 小乔献乐舞

小乔献乐舞(第1页/共2页)

那乐师缓缓抬头,脸上覆盖着面具,面具下的嘴角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微笑,面具的眼孔中双眸深邃明亮,宛若暗夜中的皎月,黎明时的晨光。让对上这眼眸的人瞬间被他吸引,石化如老僧入定般久久不愿离开。

这是一张白玉祭祀面具。建安年间,祭祀面具都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与民俗含义。人们的意识中,面具是神灵的象征和载体,对待面具要遵守约定俗成的清规戒律。制作面具时要先举行“开光”仪式,取用面具要事先举行“开箱”仪式,存放面具要举行“封箱”仪式。只允许男人制作,使用和存放面具。男人戴上面具即表示神灵已经附体,不得随意说话和行动。

这乐师带着天神面具在祭礼中演奏哀歌,自然凡人不能打扰。

孙权踌躇了一下,还是没敢上手去解开他的面具。

在这庄重的场合,也没人敢上前询问任何心中的疑问。

祭祀的礼仪过半,轮到孙辈前来致祭。

孙权尚无子,于是长女孙鲁班,协同未来的郡马周循,并肩前来。

两人走到灵位前,长跪致礼。

走过乐师的面前,大虎和周循不约而同停下。大虎刚要发问,周循立刻阻止:“大虎,祭祀乐师不能说话,否则逝者魂灵不安。”

大虎悻悻地走了,周循跟在她身后,那乐师轻轻替周循拉正歪到身后的玉佩。这个小动作极轻微。别人没看见,袁绰却看在眼中。

待到所有百官都祭祀完毕。

一阵巨鼓声,祭祀乐舞开始了。

这乐舞的舞台搭在江边,依山而建。半个台子都搭在水中。

有侍者搬来蒲团放在江边的席棚内,众官吏和女眷都男左女右各自进入席棚。

奏乐的乐师也移到江边的舞台上。

第一支祭舞是六佾舞,佾舞分六佾舞和八佾舞;八佾舞是天子专用之舞,六佾舞用来祭拜诸侯及高官。

三十六人的佾舞刚完。

一个白衣舞姬撑着一只竹筏出现在江水中。

宛若落入人间的仙子。

那白衣舞姬的衣裙全是丝质,既轻又柔,在江风中飘飘欲飞,仙气十足。

大汉初年,高祖刘邦喜好民间的楚声、楚舞,并把俗乐舞用于宫廷祭祀。汉武帝扩大了“乐府”机构,乐府中的乐工舞人有800余名。其中的乐府舞蹈就有多种,如巾舞、铎舞、长袖舞、盘鼓舞、《巴渝舞》、建鼓舞、双人对舞等等。

大汉乐舞蹈了建安年间,更是广收并蓄,融合众技,舞蹈受杂技、幻术、角抵、俳优的影响向高难度发展,尤其是【盘鼓舞】。

【盘鼓舞】难度超高,一般只有在天子宫廷中才有舞者能跳。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幽幽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u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