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在白帛上仿着吴太夫人的手迹写了一个字,权。。。就住手不写了。
大乔看着他:“怎么?不写了吗?”
周瑜想了想,放下笔:“阿碧,我仔细想想,主公见到太夫人手书,也未必回来。毕竟他已经二十四岁,当年伯符在这个年龄早就乾纲独断了。要想一个让主公必须回来的理由。”
大乔不说话了。良久,才问:“公瑾,既然主公可能有危险,为什么你不带着部曲前去助战?而非要逆着他?”
周瑜冷笑,并不解释。
只是另铺一张白帛,奋笔疾书:“主公钧鉴:太夫人遇疾,恐无时日,速归。瑜泣上。”
他把这白帛折起,和写了一个字的那张一起,封入八百里加急的信袋,叫来侍卫立刻飞马传送沙羡孙权大营。
一直到做完这些,周瑜才觉得放松了紧绷的神经。
大乔柔声道:“公瑾,我备了些薄酒,几盘素菜,你吃了饭再回去吧。”
周瑜摇摇头:“阿碧,打扰你了,本不该把你牵进来,是我考虑不周,从开始就不该想冒用太夫人笔迹。。。那样主公回来,你也一样脱不了干系。”
大乔有些忧郁地说:“公瑾,你这样会把自己放在极危险的境地。阿策在天之灵,必然不想让你这样。。。”
“可我没有别的办法让主公全身而退啊”周瑜本想离去,大乔的柔声细语,却像磁石一般吸引着他,竟然随着她走进餐室,坐了下来。
大乔问:“公瑾,我收拾一下,马上就回无县,先住在你府上。小乔一到紧急时刻,就六神无主。。。我可以帮她拿个主意,而且我也方便随时进宫见太夫人和主公。。。为你斡旋。”
诸葛亮一夜好睡,大雪封山,他不认为会有什么访客。
前天和昨天,那一行十多骑来他的草庐,他全知道,故意让小厮谢客,有他自己的考虑。
诸葛亮探头朝外看了看,一片茫茫白色中,空无一人。
雪已经停了。树枝上挂着树挂。
很多年了,他从没见过襄阳一带下这么大的雪。
偏偏又是刘玄德来访的日子,雪毫不客气地来了。
其实他心里很感谢上苍的眷顾,若是没有这场雪,恐怕自己还不容易摆脱刘氏的纠缠。
前天他是真的出去了。妻子的舅父水师都督蔡瑁在城里做寿酒,他必须去。
看见了妻子的姨娘和姨丈,当今荆州之主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