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瑾请留步。”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周瑜没办法溜走了,只好转过身来,对上的是大乔柔美无双的明眸。
“乔夫人。”周瑜规规矩矩地行礼。显得尊敬而疏远。
大乔侧身微微一礼:“见过中护军”
“夫人呼唤瑜,有事么?”周瑜话一出口,就觉得自己愚蠢。
“公瑾,你到我这荒山野岭来,难道只是为看山景?既然来了,到茅庐小坐,尝尝我煮的新茶。”大乔说着,拿眼睛瞟向周瑜的身后。
周瑜心领神会,她一定是在找小乔。
“阿姊,阿锦没来。她在生我的气。”周瑜坦率地说。
对坐在茅庐的茶桌旁,可以看见远处像灰色丝带一样的大江,奔腾向东。春分时节,天气和暖,微风徐徐,满山青翠中点点黄色的寿丹花,这环境正是个品茗弹琴,陶冶心性的好地方。
茅庐就是个顶上覆盖长矛草的亭子,有八根不上漆的粗木柱支撑。里面青石地面上铺着竹席,竹席上点着麻织的坐垫。正中一张青石桌,上面也垫着麻质茶垫。左手一只小炉,侍女烧得炉火旺盛。上面的茶斛里发出汩汩的滚水声。新采摘的春茶尖在滚水中上下飞舞。
周瑜脸上露出微笑:“阿姊,你这里真的能让人心旷神怡,愤懑皆无。”他心情一好,对大乔换上了亲昵的家人称呼。
“公瑾心情不好,到我这里尽可一吐为快。”大乔语速不快,温柔娴雅。在周瑜听来,就像一只手把心头的皱褶轻轻抚平。
“嗯。。。”周瑜叹了口气,欲言又止。
半晌,接过大乔递来的茶,喝了一口。
大乔一直娴熟地煮茶,周瑜不说话,她也不追问。
周瑜心里暗暗和小乔比较,如果是小乔,此情此景,早就一连串地追问他什么事了。
“阿姊有时间下山,到府里小住几天可好?”周瑜忽然问。
“住几天?”大乔没抬眼帘,柔声问。
“嗯,如果阿姊无事,就住到阿锦让你走的时候。”周瑜故作轻松地笑了。
大乔却没笑:“公瑾,事态很严重么?”
周瑜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才说:“我没有办法安慰她,也许她恨我也是不错的境况。”
大乔默默地坐着,片刻,突然说:“公瑾,是不是主公那里出了什么差池?”
周瑜猛然抬起双眸,看着大乔:”阿碧,你竟猜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