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明的心脏狂跳起来,二十万美金!这远超他过去任何一次灰色收入。
“第二,资产托管。协议生效后,您名下位于浅水湾的别墅、持有的部分太古洋行优先股,将以‘抵押’形式,在法律上转移至甲方指定的、位于澳门的某位代理人名下。这并非剥夺您的所有权,而是一种保护性措施。一旦香港局势恶化,我们可以迅速将这些资产变现,并将资金安全转移。同时,这也确保了您在我们这条船上的‘座位’足够稳固。”
这一条像一道冰冷的锁链,瞬间缠紧了周景明刚刚因巨额美金而发热的头脑。这等于将他一部分核心资产正式绑上了对方的战车,形成了双向抵押。他若背叛,失去的将不仅是未来的退路,还有眼前的巨额财产。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条,”“账房”的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种致命的诱惑,“甲方承诺,在协议期内或香港发生‘不可抗力事件’时,为乙方及其直系亲属(不超过四人)提供完全合法的葡萄牙护照、前往里斯本的船票、以及在当地价值不低于十五万美金的安家资产(一处公寓及相应生活基金)。这是我们对合作伙伴最终的、也是最重要的保障。”
黄金、美金、资产托管、海外护照与安家费……这份密约,用冰冷而精确的法律条文,将一场肮脏的背叛与情报交易,包装成了一场各取所需的商业合作。它满足了周景明对财富的贪婪和对安全的渴望,也为他套上了无法轻易挣脱的经济枷锁。
周景明逐字逐句地阅读着协议,手指因用力而关节发白。他知道,签下这个名字,他就彻底没有了回头路。他将不再是那个在各方势力间摇摆的骑墙派,而是正式被打上了“对方”的烙印。然而,里斯本的阳光、瑞士银行的存款、以及那份对炮火临近的刻骨恐惧,最终压倒了一切。
他拿起桌上那支沉重的万宝龙钢笔,笔尖在纸张上划过,留下一个略显颤抖的签名。那一刻,他感到一种虚脱般的轻松,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坠入无底深渊的茫然。
“账房”收起协议,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波动,仿佛只是完成了一笔寻常的交易。“合作愉快,周先生。具体的信息收集框架和下一次接头方式,会有人另行送达。”
当周景明失魂落魄地离开别墅,再次融入山顶的雾气中时,“账房”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下方被浓雾半掩的、如同巨大棋盘般的香港岛。他手中那份轻飘飘的协议,其价值远超二十万美金和几处房产。通过周景明这条线,他们不仅能获取关键的军事部署情报,更能窥见日本物资渠道、殖民政府内部派系,甚至重庆方面某些人与香港的隐秘经济联系。这份经济密约,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水面之下,牵连着足以搅动整个远东战局的巨大暗流。
《左传》有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账房”所做的,正是在这看似“安”的孤岛上,利用人性的弱点,布下应对必然到来的“危”局的暗棋。只是这枚棋子本身,恐怕永远无法意识到,他签下的不仅是一份经济协议,更是一张通往未知风暴中心的船票。而此刻,在湾仔那家旧书店的密室里,“林默”刚刚收到“账房”加密传来的指令,要求她开始评估周景明提供信息的真伪,并准备接触一位新的、与日本商社关系密切的目标。密约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无人能够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