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克莱尔在与勒鲁瓦秘密接上头后,迅速分析了形势。敌人的逻辑链条清晰而致命:
1.瘫痪神经:电力是现代城市的神经系统。切断电力,通讯、照明、供水、交通将瞬间陷入半瘫痪,恐慌指数会呈几何级数上升,远超金融挤兑带来的影响。
2.制造真空:黑暗和混乱是武力干预的最佳温床。一旦租界因停电陷入无政府状态,日军以“恢复秩序”为名开进租界,将变得“顺理成章”。
3.打击士气:持续停电将彻底摧毁法租界当局残存的威信和市民的侥幸心理,证明其已无能力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为最终的权力移交铺平道路。
因此,保卫电力公司,就是保卫租界最后的功能底线和抵抗意志。
这场围绕电力的斗争,本质上是光与暗的古老对决在工业时代的重演。电力带来的光明,象征着理性、秩序和文明;而人为制造的黑暗,则代表着混乱、野蛮和权力的更迭。法商电力公司的厂房,因而成了一座守护现代文明之光的堡垒,每一台正常运转的发电机,都是对企图将城市拖回黑暗时代的力量的无声抵抗。
勒鲁瓦在检查锅炉的熊熊火焰时,忽然想起了普罗米修斯的神话。那位泰坦从神族那里盗取天火,带给人类文明与希望,因而遭受永世的折磨。他们这些工程师,某种程度上不也是现代版的普罗米修斯吗?他们从自然界汲取能量,转化为照亮城市的光明。而如今,却要提防同类为了卑劣的政治目的,将这光明亲手掐灭。这种联想让他感到一种悲壮的荒谬感。
勒鲁瓦凭借其专业敏感和对设备的熟悉,在例行巡检中发现了异常。一条通往关键配电枢纽的地下电缆沟道入口的锁具,有被专业工具轻微撬动过的痕迹,虽然被小心地恢复了原状,却逃不过他的眼睛。他未动声色,立即通过秘密渠道将信息传递给勒克莱尔。初步判断,敌人可能已经策划了物理破坏行动,时间点或许就定在金融恐慌达到高潮、租界注意力被完全吸引之时。
一开始,勒鲁瓦沉浸在技术世界的确定性中,相信只要遵循规程,系统就能稳定。发现破坏迹象后,一种冰冷的恐惧取代了技术自信。这不是系统故障,而是来自人的恶意。更让他心寒的是,这种精密的破坏,极有可能需要内部人员的配合。背叛感如同一股劣质电流,刺痛了他的职业信仰。他感到巨大的压力,不仅要对抗外部的阴谋,还要警惕身边的暗箭。
勒克莱尔接到勒鲁瓦的警报后,眼神锐利起来。他迅速部署人手,暗中监控那个电缆沟道入口,并命令加强对其他关键设施的保护。他明白,“萤火虫”发出的微光,照亮了敌人下一个阴险的步骤。拉丰的死是明处的爆炸,而电力公司的威胁则是暗处的毒刺。两者共同构成了“日晖计划”的多维攻击。
他望向窗外电厂那巨大的轮廓,它依然在轰鸣,向城市输送着光明。但这光明之下,暗影已然蠕动。保卫这座“光明堡垒”的战斗,即将在无声中展开,其惨烈程度,或许不亚于贝当路上的那一声闷响。下一个灭亡的,会是谁?或者,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