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像一把无情的剪刀,将大观园里最后几片海棠叶绞得粉碎。夜色如墨,沁芳闸的流水声呜咽着,仿佛在诉说什么说不尽的哀愁。就在这样一个晚上,尤二姐吞下了那块沉甸甸的黄金,结束了她如昙花般短暂的一生。
“这世间,原不是我能待的地方......“她望着窗外被风吹得支离破碎的月影,眼角滑落最后一滴泪,那泪珠在月光下闪着金箔似的光,就像她即将吞下的那块要命的金子。
而此刻的凤姐,正坐在镶着玳瑁的妆台前,慢条斯理地卸下一对翡翠耳坠。镜中的她,眉眼依旧精致得像工笔画,只是眼角隐隐透着几分疲惫。“平儿,把灯挑亮些。“她声音软绵绵的,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这夜色,未免太沉了。“
那日凤姐往贾母处请安,穿的是件月白缎子袄,系着藕荷色绉裙,浑身上下素净得像是从水墨画里走出来的。一见贾母,未语泪先流,那珍珠似的泪珠子,成串地往下掉。
“老祖宗,“她哽咽着跪在贾母膝前,“二爷在外头......认了个干妹妹,名唤尤二。我见她孤苦无依,想着咱们这样的人家,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她在外面漂泊。这才自作主张,接她进园子里住下。“
王夫人在旁听了,不由动容:“难为你想得这样周全。“
凤姐抬起泪眼朦胧的脸:“我常想,咱们这样的人家,原该积德行善。何况......二爷既认了她做妹妹,便是我的妹妹。我若不容她,倒显得我小气了。“
这一番话说得入情入理,连贾母都不住点头:“好孩子,难为你这样大度。“
可谁也不知道,凤姐转身出了贾母的院子,那双还带着泪痕的眼睛里,忽然闪过一丝冷冽的光。那光,比秋夜的寒星还要冷上三分。
尤二姐住进大观园的头一天,就觉察出不对劲来。那些丫鬟婆子看她的眼神,都带着刺。她走到哪里,哪里就忽然安静下来;她一转身,身后就响起窸窸窣窣的议论声。
这日她在沁芳亭边站着,远远看见探春和几个姑娘在钓鱼,刚要上前,却见她们互相使个眼色,收拾钓竿走了。留下她一个人站在秋风里,像一株被遗忘的芦苇。
“妹妹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凤姐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声音温柔得像三月的春风,“可是下人们伺候得不周到?“
尤二姐慌忙摇头:“没有的事,姐姐费心了。“
凤姐执起她的手,轻轻拍着:“若是有什么不顺心的,只管告诉我。“她的手很暖,可尤二姐却无端地打了个寒颤。
更让她难堪的是秋桐。这个泼辣的女子像是跟她有仇似的,每日必要寻上门来闹一场。
“好个不知廉耻的东西!“秋桐的声音像刀子一样刮着她的耳膜,“以为进了园子就是主子了?也不照照镜子!“
尤二姐只是垂泪。她想不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要受这样的羞辱。
贾琏出差回来的那天,尤二姐正病着。她歪在榻上,脸色苍白得像一张宣纸。
“这是怎么了?“贾琏见她这般模样,不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