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探测器传回的全息影像在指挥舱中央炸开时,林烨正将最后一枚灵能晶体嵌入“不周山”号的核心矩阵。淡蓝色的能量流顺着晶体纹路游走,像极了他年少时在昆仑山脉见过的冰川融水,在岩层间凿刻出亿万年不变的轨迹。
“坐标确认,x-7星域,暗物质浓度超标300%。”苏瑶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星舰震荡产生的细微杂音,“探测器第17次尝试建立空间锚点,失败。”
林烨抬手抹了把额角的汗珠,指尖触到微凉的操作面板时,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雪夜。当时他还是炎夏科学院的实习生,抱着一摞古籍在档案室里冻得发抖,陈老抱着暖炉进来,指着《天工开物》里的“百工星图”说:“你看这北斗第七星,古人心知它是‘摇光’,却不知亿万光年外,它正以每秒14公里的速度远离我们。文明的认知,从来都是在已知与未知的缝隙里生长的。”
那时的他不懂,为何研究古法阵法的陈老会突然说起天体物理。直到此刻,看着全息影像中扭曲成 m?bius 环形状的暗物质云,他才隐约摸到了些脉络——无论是三千年传承的“周天星斗阵”,还是联邦最新研发的“空间折叠算法”,本质上都是在试图用规律驯服混沌。
“启动‘归藏’系统。”林烨按下操作台上的青铜纹章按钮,那是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残片复刻的密钥,“让灵能矩阵与星舰主机同步,用古法星图校准空间坐标。”
苏瑶的惊呼带着电流声传过来:“你疯了?‘归藏’系统的安全阈值还没通过联邦认证!上次模拟时,灵能过载差点击穿防护盾!”
“模拟永远代替不了实战。”林烨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那些杂乱无章的暗物质波动,在叠加了古法星图的滤波算法后,竟呈现出类似《洛书》的九宫排列,“你看暗物质的密度分布,是不是像极了陈老收藏的那块红山文化玉璧上的纹路?”
全息影像被调出的玉璧扫描图覆盖,乳白色的玉质上,阴刻的涡纹与暗物质云的密度等高线完美重合。指挥舱里陷入短暂的寂静,只有能量管道发出的嗡鸣在回荡。
“归藏系统加载完毕,灵能转化率89%。”机械提示音打破沉默时,林烨突然想起陈老临终前的话。那天老人躺在病床上,手里攥着半块甲骨文残片,说:“商周人占卜用龟甲,我们用超级计算机,看起来天差地别,可都是在问‘下一步该往哪走’。”
“空间锚点开始构建,坐标锁定。”苏瑶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暗物质云……在退缩?”
林烨的目光掠过控制台旁的青铜爵,那是他从地球带来的随身之物。爵身上的饕餮纹在灵能光芒的映照下,仿佛活了过来,张开的巨口正吞噬着那些紊乱的暗能量。他忽然明白,所谓“文明”,从来不是推倒重来的革命,而是像这爵上的纹路一样,在岁月的冲刷中不断叠加新的刻痕,却始终保持着最初的轮廓。
“锚点稳定度91%,达到安全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