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笑了,皱纹在脸上舒展开来,像幅揉皱又抚平的宣纸,他接过桂花糕,放在鼻尖闻了闻,眼里露出怀念的神色:“我就是江南平江府人,年轻的时候来这都市打拼,一待就是一辈子,快五十年没回去了。” 他的目光望向窗外的迷雾,带着些许怅惘,像在透过雾气看远方的故乡,“每次看到这些老东西,就想起老家的乌篷船、海棠花,还有雾中的茶烟。清晨起来,推开窗就能闻到隔壁茶寮的碧螺春香,阿婆会喊我去吃海棠糕,这都市再繁华,也抵不过记忆里的江南,真是‘金窝银窝 —— 不如自己的草窝’。”
众人听着老人的话,都沉默了下来,空气里只剩下呼吸声和远处展厅的脚步声。窗外的雾似乎更浓了,玻璃幕墙上的倒影与雾中的街景交织在一起,像一场模糊的梦境,让人分不清是在都市还是在江南。霜降忽然想起《广寒境》里的诗句,“凡夫心往九霄景,踏足君临忆江南”—— 原来每个在都市打拼的人,心里都藏着一片江南,那是他们的根,是他们在冰冷都市里的温暖慰藉,像广寒宫里的桂树,再冷也能开出香花。
“爷爷,您看这朵昙花。” 霜降从麂皮袋里掏出那片昙花花瓣,递到老人面前,花瓣依旧洁白,像刚摘下来似的,余香淡淡的,“这是我们在江南古镇捡的,那里的昙花半夜开放,开的时候特别美,像月光聚成的花,我们守了一整夜才看到。”
老人接过花瓣,用指腹轻轻摩挲着,动作轻得像怕碰坏了珍宝,眼里泛起了泪光,顺着皱纹的沟壑往下淌:“很多年没见过昙花了,老家的院子里曾经种了一大片,每到开花的时候,满院都是香气,我娘会摘几朵泡在茶里,说是能安神。” 他把花瓣还给霜降,声音有些哽咽,“好好收着吧,这是江南的记忆,丢了可就找不回来了,就像老家的老海棠,去年听说被台风刮倒了,再也看不到了,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 —— 寸金难买寸光阴’。”
离开文化中心时,雾渐渐散了些,太阳透过云层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打碎了一地的金子。韦斌举着相机拍个不停,手指按快门的声音此起彼伏,嘴里还念叨着:“这光影变化得真快,跟昙花绽放似的,稍纵即逝,真是‘机不可失 —— 时不再来’。” 他一会儿拍雾中的高楼,一会儿拍地上的光影,连路边的梧桐叶都不放过,叶子上的雾珠在阳光下闪着光,像缀满了碎钻。
弘俊跟在他身边,时不时帮他调整角度,还递过纸巾让他擦镜头:“等会儿咱们去那边的公园,听说那里有几株百年海棠树,是当年从江南移栽过来的,说不定能拍出‘棠花独戏’的感觉,跟古镇的呼应上,这样你的系列作品就完整了。” 他说着指了指远处,雾中隐约能看到一抹红色,应该就是海棠花了。
晏婷和李娜走在后面,手里拎着刚买的点心,是老人推荐的老字号 “江南斋” 的,纸袋子上印着乌篷船的图案,还系着红绳。“这点心看着就好吃,有桂花糕、海棠酥,还有绿豆糕,都是江南的味道,等会儿尝尝是不是‘名不虚传 —— 名副其实’。” 晏婷笑着说,眼里带着期待,还忍不住打开袋子闻了闻,桂花的香气立刻涌了出来,“真香,跟古镇张阿婆做的一样。”
夏至走到霜降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开来,驱散了最后一丝寒意。“雾散了,阳光也出来了。” 他望着远处的街景,高楼的轮廓清晰了许多,玻璃幕墙上反射着天空的蓝色,“虽然没有了‘广寒境’的虚幻,却多了些真实的温暖,像不像咱们在古镇的清晨?那时太阳出来,雾散了,能看到荷叶上的露珠。”
霜降点头,把脸靠在他的肩上,头发蹭到他的下巴,有些发痒。她手里紧紧攥着那片昙花花瓣,花瓣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带着淡淡的暖意,驱散了都市的寒气。她忽然明白,“踏足君临忆江南” 的真正含义 —— 不是要逃离都市,而是要在冰冷的现实里,守住心里的江南,守住那些温暖的记忆,就像在广寒宫里种一株海棠,让温暖在清冷中扎根。
“快看!海棠树!真的是海棠树!” 林悦忽然指着前面的公园,兴奋地跳了起来,几株海棠树在阳光下开得正盛,花瓣鲜红,像燃烧的火焰,在绿叶的衬托下格外耀眼。众人立刻跑了过去,韦斌和弘俊忙着拍照,一个拍全景,一个拍特写,嘴里还不停念叨着参数;苏何宇和柳梦璃在树下捡花瓣,想做个香囊,柳梦璃还掏出针线,当场就缝了起来;墨云疏和沐薇夏拿出纸笔,开始写生,墨云疏画树,沐薇夏画花,配合得格外默契;鈢堂则在一旁吟诵着关于海棠的诗句,“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声音抑扬顿挫,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霜降和夏至坐在长椅上,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嘴角不自觉地扬起。阳光透过海棠花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把碎金。霜降掏出那片昙花花瓣,放在阳光下,花瓣泛着淡淡的光泽,像颗透明的宝石。她忽然想起老人的话,觉得这花瓣不仅是江南的记忆,也是他们这段旅程的见证。
“你说,这花瓣会不会永远不枯萎?” 霜降轻声问,眼里带着憧憬,手指轻轻拂过花瓣的边缘。
夏至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划过花瓣,又摸了摸她的头发:“只要咱们心里的江南不褪色,它就永远不会枯萎。” 他望着远处的街景,阳光穿透薄雾,给都市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这都市就像‘广寒境’,看似冰冷,却因为有了咱们这些‘忆江南’的人,有了温度,就像月宫有了嫦娥,才不那么冷清。”
远处的写字楼在阳光下闪着光,玻璃幕墙反射着海棠花的影子,与公园里的海棠花相映成趣。雾彻底散了,天空蓝得像块纯净的宝石,连空气都清新了许多,带着淡淡的花香。韦斌举着相机跑过来,兴奋地喊道:“拍好了!这组‘都市海棠’的照片,肯定能火!比我想象的还好,你看这光影,这色彩,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 总算没白等’。” 他把相机递给众人看,屏幕里的海棠花在阳光下开得绚烂,背景是都市的高楼大厦,传统与现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像一首无声的诗,看得人心里暖暖的。
众人围过来看照片,一个个都赞不绝口。墨云疏看着照片,眼里闪着光:“这就是‘幻广寒境’的真谛吧 —— 在都市的‘广寒’里,守住江南的‘暖意’,让记忆在现实里绽放,就像昙花虽然短暂,却能留下永恒的美。” 她的话刚说完,就赢得了一片赞同的声音。
夕阳西下时,众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分享着带来的点心和茶。晏婷买的糕点果然好吃,桂花糕甜而不腻,带着淡淡的桂花香气;海棠酥外皮酥脆,内馅绵软,像极了江南的味道。李娜给每个人递了杯茶,是从古镇带来的碧螺春,用保温杯泡着,茶汤嫩绿,香气悠长,在都市的暮色里,竟有了些 “茶韵绕梁” 的意境,让人想起古镇的茶寮和那些悠闲的时光。
“明天咱们去郊区的植物园吧,听说那里有昙花展,品种可多了。” 毓敏忽然提议,眼里带着期待,还拿出手机展示照片,“你看这照片,有白的、粉的,还有黄的,听说晚上开得最盛,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惊喜不断’。”
“好啊好啊!我要拍延时摄影,把昙花绽放的过程拍下来,跟古镇的对比一下,肯定很有意思,说不定能做成一个短片。” 韦斌立刻响应,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仿佛已经看到了成片。
苏何宇也跟着附和:“顺便拍点‘都市与自然’的大片,说不定能投稿获奖,到时候奖金请大家吃大餐,真是‘一举两得 —— 何乐而不为’。” 他说着还拍了拍胸脯,引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霜降望着夕阳下的海棠花,花瓣在风中轻轻颤动,像在点头应和。她手里的昙花花瓣依旧洁白,余香袅袅。在这都市的 “广寒境” 里,他们这些 “凡夫”,终究守住了心里的 “江南”,让那些温暖的记忆,像昙花一样,在现实里绽放出最美的光彩,也像这海棠花,在都市里扎下了根。
夜幕降临,都市的霓虹亮了起来,与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像打翻了调色盘。众人起身离开公园,身影在路灯下被拉得很长,说说笑笑的声音在夜色里传得很远。霜降回头望了一眼公园里的海棠树,在夜色中,那些花瓣依旧鲜红,像一团团温暖的火焰,照亮了前行的路。她知道,无论走多远,无论身处多么冰冷的 “广寒境”,心里的江南永远不会褪色,那些关于茶韵、海棠与昙花的记忆,会像一颗种子,在时光里生根发芽,永远绽放,温暖每一个平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