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南皮城只是他计划中的第一步。接下来,他还要去攻打其他的郡县,逐步蚕食袁绍的势力。而且,来年开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所以他必须趁现在冬天这个时机,趁着所有诸侯都龟缩在自己的大本营中无法外出,尽可能地削弱袁绍的实力。
南皮城已被攻陷,整个渤海郡如今仅余章武城尚未攻克。赵弘稳坐太守府中,一张巨大的战略地图平铺在宽敞的桌子上,地图上冀州的山川河流、城池关隘一目了然。
赵弘站在地图前,目光如炬,他时而沉思,时而对着地图上的某个地点指指点点,与身旁的子鸣和柏燕低声商议着。子鸣和柏燕皆是赵弘的得力战将,他们对赵弘的计划表示赞同,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赵弘的目标很明确,只要能攻下安平郡的信都,明年春天便可借道信都,一路长驱直入,直捣袁绍的大本营——魏郡邺城。
然而,目前南下的部队仅有赵弘这一支,所携带的迫击炮和炸药也仅够这支部队使用。后方虽在加紧制造,但短时间内无法满足多支部队的需求。
因此,林北决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让赵弘的这支部队迅速南下攻城掠地。
其余的部队则只能采用最传统的攻城方法,这样攻城速度较慢,还可能因为大批部队南下而引起袁绍麾下各郡县的警觉,从而暴露己方的战略意图。所以赵弘的这一支部队注定成为一支孤军。
赵弘站在地图前,凝视着信都的位置,心中思绪翻涌。攻打信都的确有诸多好处,一旦成功,来年春天就能与袁绍在邺城展开一场决定性的大决战。
然而,这一决策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首先,这样做无疑会拉长战线,使得军队的补给和后勤变得更为困难。而且,来自中山郡卢奴城和渤海郡章武城的联军,一旦联手出击,对信都形成夹击之势,后果不堪设想。尤其是渤海郡的南皮城,若被这两座城市的军队联手所攻克,信都的大部队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后路被切断,被逐步蚕食歼灭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回报。只要能够攻下信都,后续部队顺利抵达,来年开春便可在邺城周边陈兵列阵。一旦攻下邺城,让袁绍命丧黄泉,他的势力必将土崩瓦解。到那时,其余的郡县必然会望风而降。毕竟,袁绍都已败亡,他们的抵抗又有何意义呢?
赵弘在权衡利弊之后,心中的天平渐渐倾向了攻打信都。尽管风险巨大,但只要计划周密、执行得力,成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而且,如此巨大的回报,实在让人难以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