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也的确如此,只要秦墨表了态,其他常委便纷纷附和,人事方案往往能顺利通过。
而省里在审核朝阳市拟提拔的省管干部名单时,看到新班子如此团结,且推荐人选均有扎实实绩支撑,也毫不犹豫地全部批准,没有提出任何修改意见。
这种 “上下一心” 的人事调整氛围,在朝阳市近年来的官场中,实属罕见。
就在大家还在琢磨秦墨与董远方的 “默契” 究竟源于何处时,朝阳市换届结束还没多久,董远方尚未正式接替秦墨出任朝阳市市长,一批名为《他改变了道口》的博文突然在互联网上悄然传开。
彼时的互联网虽不像后来那般普及,但论坛、博客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阵地,这些博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董远方担任道口县委书记三年来的所作所为一一呈现。
博文里详细记录了他推进的每一项工作:
从十大民生工程落地,到扩建食品产业园,引进两百多家食品农牧企业,带动数十万人就业;
从率先落实农业税全免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到推动劳务外迁与农村土地流转,成立专业合作社,让闲置土地 “活” 起来;
从全县 “三通” 建设覆盖所有村庄,解决群众出行、用水、用电难题,到抗洪救灾时果断决策,以最小损失守护百姓家园……
字里行间满是对董远方的认可,配图更是对比鲜明 —— 三年前道口县破败的乡村土路、低矮的土坯房,与如今宽阔的水泥路、整齐的厂房、热闹的社区形成强烈反差。
那篇博文末尾写道:
“三年前,道口县还是人人知晓的国家级贫困县,百姓靠天吃饭,年轻人生计无望;三年后,这里成了全省闻名的明星县、省经济直管县,工厂遍地、道路畅通,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一个人 —— 董远方。”
这些博文没有标注作者,却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各大论坛、博客平台快速传播。
有人转发时留言:“第一次知道还有这样的县委书记,不搞形象工程,专干实事!”
也有人分享自己的经历:“我是道口县人,董书记在的时候,我们村通了水泥路,我妈说这辈子没想到能在家门口坐上公交车。”
还有在外打工的道口人评论:
“今年过年回去,发现县城变样了,听说建了食品厂,明年准备回去上班,不用再跟老婆孩子分开了。”
一时间,“董远方” 这个名字,从道口县的干部群众口中,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互联网上的讨论热度越来越高,甚至有其他县市的网友留言,希望自己家乡也能有这样的领导。
而这份突如其来的 “网络声量”,也让董远方的去处,悄然发生了改变。
再见,道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