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叶彤背着装满普通课本的双肩包,汇入了前往c市大学的人流。
方便起见,黑豹还是被她留在家里,
地铁里挤满了睡眼惺忪的学生和上班族,空气中弥漫着早餐包子和咖啡混合的气味。
这种过于真实的日常感,让她有种奇异的疏离。
校园依旧是她记忆中的模样,梧桐大道绿荫如盖,抱着书本的学生匆匆穿梭,广播里播放着轻快的音乐,公告栏上贴着各式各样的社团招新海报。
一切都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秩序,与她刚刚经历的战斗仿佛是两个世界。
她先去辅导员那里报了到,解释“社会实践”晚归的原因。
叶彤怀着一种近乎“视死如归”的心情,走进了金融系导师的办公室。
她的导师姓刘,是位四十出头、精明干练的副教授,主攻方向是国际金融与风险管理。
这次叶彤延迟返校,用的理由是需要完成一份与专业相关的海外实践。
“刘老师,这是我在海外实践单位开的实习证明,耽误了些时间,抱歉。”叶彤将那个烫手山芋般的文件袋放在桌上,尽量让自己的表情显得自然。
刘导师接过文件袋,笑了笑:“没关系,有实践经历是好事。我看看是什么单位……”
他拆开文件袋,抽出了里面的证明。
叶彤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默默观察着导师的表情。
只见刘导师的目光在证明上快速扫过,当看到那个拗口的单位名称——“寰宇跨文化深度交流与安全管理中心”时,他的眉头就微微挑了一下。
随着目光下移,阅读到具体实习内容时,她脸上的笑容逐渐变得僵硬、困惑,最终化为一种极其古怪的神色。
办公室里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刘导师的指尖点着证明上的第一条,声音带着难以置信:“叶彤,你这个‘以卓越的沟通技巧与谈判能力,成功说服多名国际友商深刻认识到自身错误,并自愿接受我方改造’……你实习的单位,到底是做什么的?这听起来像是……跨国并购后的强硬整合?还是涉及了什么……不太合规的商务手段?”
金融人的思维立刻开始风险评估。
叶彤头皮发麻,硬着头皮解释:“是……是一些比较特殊的商业纠纷调解,可能……表述上有点夸张。”
刘导师不置可否,目光移到第二条,表情更困惑了:“‘主导并圆满完成一项高难度跨国资产转移项目,在极端复杂的环境下确保了核心资产百分百安全’……什么样的资产转移需要在这种环境下进行?是涉及了敏感技术还是……大宗商品?这风险系数也太高了!” 她看向叶彤的眼神充满了探究,“你这实习,真的跟我们金融专业相关吗?”
“相关……吧?”叶彤自己都觉得底气不足,“涉及了风险评估和资产保全策略……”
—— 嗯,用命去评估风险,用武力保全资产。
刘导师深吸一口气,指着第三条,语气已经带上了几分荒谬感:“‘具备非凡的领导才能与团队协作精神,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叶彤,你一个实习生,是怎么‘领导’团队的?还‘极小的代价’?这描述……我怎么越看越觉得像是……”
他没把话说完,但眼神分明在说“这像是干了什么非法勾当或者参加了什么奇怪的团体”。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第四条“非传统安全领域”上,彻底无语了。
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
“叶彤啊,”刘导师重新戴上眼镜,表情严肃,“你老实告诉老师,你这次延迟返校,到底是去做什么了?这份证明……它的内容,和我们金融专业几乎没有任何直接关联,而且描述得非常……非常不寻常。我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叶彤知道糊弄不过去了。
这位金融系的导师显然比文科院系的导师更注重逻辑和细节,也更警惕风险。
她深吸一口气,拿出了最后的“挡箭牌”:“刘老师,具体的实践内容涉及保密条款,我签署了协议,不能透露细节。这个单位……它有比较特殊的背景。我只能说,这次实践确实锻炼了我……在高压环境下的应变能力、风险判断能力和……呃,跨文化沟通能力。” 她努力把话题往能力提升上引。
“保密条款?特殊背景?”刘导师若有所思地看着她,又看了看那份盖着正规公章的证明,眼神变幻不定。
他似乎在权衡这份证明的真实性以及叶彤话语的可信度。
突然想起大一开学时,军队和大领导对叶彤的态度,他将证明放到一边,语气缓和了一些:“好吧,既然涉及保密,那我就不多问了。不过叶彤,你要记住,我们是学金融的,合规、风险控制是底线。任何实践经历,都必须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进行,明白吗?”
“我明白刘老师。”叶彤连忙保证。
“嗯,”刘导师点了点头,“这份证明……我会给你登记上,实践学分算你通过。但是,”她强调道,“我希望你以后的实践,能更多聚焦在我们金融本专业领域,这些……过于‘特殊’的经历,还是尽量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