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起,帝辛便被灌输着要坚强、果敢、英明、神武的观念,任何一丝一毫的关心和爱护都被视为软弱的表现。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帝辛逐渐成长为一个坚毅而果断的人,但同时也失去了许多温暖和柔情。
待到帝辛即位之时,王叔箕子仅仅因为他使用了一双象牙筷子,便断言他将会成为亡国之君。而箕子自己呢?同样的,比干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帝辛,更是为了博得老旧贵族们那一句“贤明”的称赞,常常不顾场合地跳出来对帝辛进行训诫。更有甚者,比干有时还会倚老卖老地以死谏相要挟,硬生生地将帝辛的改革计划压制了一年又一年。
至于同父异母的兄弟,虽然年岁稍长于帝辛,但由于一个“嫡”字的差别,他们被剥夺了继承王位的权利,成为了这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面对这样的不公待遇,他们心中自然充满了愤恨和不甘。
于是,他们开始不择手段地与帝辛作对。他们不仅联络内外的贵族和诸侯,对帝辛进行了无数次的试探和反扑,甚至还直接参与了数不清的造反行动。然而,帝辛却始终顾念着亲情,一次次地宽恕了他们的过错。
可是,就在今天的朝堂之上,当帝辛看到他们脸上那得意洋洋的神色时,心中的怒火终于被点燃了。帝辛那张万年不变的面庞上,竟然罕见地浮现出了一丝怒容。他慢慢地从王位上站起身来,用一种冰冷的目光扫视着众人,然后宣布退朝。
对于帝辛来说,与这些人继续商谈已经毫无意义。无论怎样,都不可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在这个危急的时刻,他实在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浪费在这些人身上。
然而,帝辛的退朝决定却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那些所谓的贤臣们见状,一个个都慌了神,纷纷单膝跪地,摆出一副“你敢走我敢死给你看”的架势,试图挽留帝辛。朝堂之上,众人的吵闹声愈发激烈,各种零碎的话语从他们的口中喷涌而出,仿佛帝辛一旦离开这个朝堂,下一刻大商就会亡国似的。然而,那些老旧贵族们却显得异常淡定,他们老神在在地看着这喧闹的场景,甚至还假寐起来。更有甚者,一些人似乎演得太过投入,竟然气喘吁吁起来,然后脑袋一歪,直接装作晕死在自己的座位上。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新近被提拔起来的费仲、尤诨等文臣武将们,虽然一个个嘴角都挂着满满的嘲讽,但却都不敢轻易发言。他们深知在这样的场合下,稍有不慎便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帝辛冷眼旁观着底下的这一幕幕众生相,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凉。他沉默片刻,终于缓缓开口说道:“大商立国至今,已有五百余载。今日之局面,在座诸位想必都心知肚明,其中缘由,寡人也无需多言。若有人想要将责任推卸到寡人的身上,寡人自然可以接受。只是,今日这朝堂之上,如此纷扰嘈杂,简直如同市井一般。若是这便是你等所谓的退敌之策,那么寡人倒是愿意应允你等亲自参战,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帝辛的话音落下,整个朝堂瞬间变得鸦雀无声,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了。所有人都像是被人扼住了喉咙一般,再也发不出一丝声音。整个大殿上空空荡荡,仿佛没有一个人存在。
帝辛见状,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他猛地一挥衣袖,转身离去。内侍见状,连忙高喊一声:“退朝!”随着这声高喊,朝堂上的众人如梦初醒,纷纷如蒙大赦般松了一口气。
费仲等文武官员心有灵犀般地紧跟着走进内廷,仿佛他们之间有着某种默契。而与此同时,其他的人在失去帝辛的压制后,立刻像被点燃的火药桶一样,又开始像泼妇一样叫嚷起来。
两位王兄眼见着这热闹的场面渐渐平息,觉得无趣,便互使了一个眼色。然后,他们被人急匆匆地搀扶着离开了现场。为了避免被帝辛点将,这两位王兄早在得知会盟的消息后,就整整将自己泡在冰水中好几天。如今,他们看上去一副马上就要死去的憔悴模样,那模样比珍珠还要真实。
对于这两位王兄的这番操作,帝辛其实早就有所耳闻。当时,他收到了关于他们的邸报,帝辛的脸色可谓是十分精彩。且不说帝辛根本不会让他们领兵出征,难道还指望他们带兵去投诚不成?然而,这种连一点胆量都没有的举动,还是深深地刺激到了帝辛。那一刻,帝辛眼中所见的所有事物都变得灰扑扑的,整个世界仿佛在一瞬间失去了颜色。
至于那些高坐在庙堂上的遗老们,他们显然是摆明了自己已经命不久矣。于是,一个接一个地掏出染血的手帕,颤巍巍地表达着自己对帝辛的忠心。仿佛他们一个个都是大商最忠诚的人,奈何年老力衰,实在不堪大用,但是你若是以此为理由叫他们回家养老,他们又恨不得声嘶力竭的叫喊着,老夫老则老矣,但是脑子还没老死,可以匡正陛下,眼泪汪汪的看着帝辛,抵死不下朝堂。
这些辅助过至少两代大商王的所谓老臣,一到朝堂就作那泥塑菩萨,一言不发,下了朝堂就派遣家中子侄肆意串联,将他们最隐秘和不可告人的心思用他们的影像力或是阻挠、或者羁绊、或是拖延、或是顺水推舟然后顺手牵羊,或者曲解旨意,蒙蔽百姓,或是假借改革之名夹带私货,更加肆意的盘剥百姓,然后再百姓面前摆出一副极为委屈的样子,甚至传出一些谣言,诋毁一切改革的行为。
帝辛一一看在眼中,但是对此也是束手无策。即便新兴的官员将这一切都查证确实,他们都有牺牲子侄的打算,来个一推四五六,将他们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全力一击不过是杀几个居中串联得小角色,还打草惊蛇,让他们再庙堂之上开始攻讦新进官员,甚至做局牵连新近官员得家族成员,一个贪污得帽子那是扣的死死的,让帝辛投鼠忌器,最终只能选择熬死他们这帮子王八蛋来作为最后的手段。
帝辛看着内廷内一点紧张气氛也没有的众人,难得露出笑颜,问道:“游魂关如何?“
站在最后掌管情报的小官出列,行礼后缓缓说道:“反贼姜文焕的大军被堵在游魂关,至今没有寸进。按照既定方略,南北两大诸侯都加大了对于姜文焕支持,无数小的诸侯已经伤筋动骨,无需大商军队,只怕也会被这个军事行动彻底拖垮。现在南北两大诸侯国因为持续的战争投入,国力大损,只要一败即可收网,还请陛下决断!“
帝辛的身体威威前倾,做出一副认真听取报告的姿态,等对方说完,这才恢复身体坐直,说道:“暂时不可收网,密令给游魂关守卫窦将军和彻夫人,谨守游魂关即可,不许私自出关迎战,严防死守,不可让东路反军过游魂关一步!“
官员称是退下,帝辛又问道:“西岐此刻聚集天下诸侯,几乎囊括了西北两大诸侯国的全部军力,此刻若是对东南两路收网,只怕我等筹谋毁于一旦。但是,现在闻太师还未归朝,何人可以领兵征服西岐?“
底下官员都暂时没有主动发声,对于闻太师征北海迟迟未归的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帝辛有意为之,要是有闻太师坐镇朝歌,至少临近大商的诸侯敢有动着?只有孤悬于外,才能让他们心存侥幸,加上天命说的流传,更加坚定他们火中取栗的勇气。但是对于大商现在的将军,先不说忠诚度如何,就是战力也十分存疑,因此没人愿意冒险推荐。
申公豹出列推荐了三山关总兵孔宣,帝辛眼神一拧,看着申公豹似笑非笑的说道:“哦!说来听听!“
申公豹将孔宣的情况说了一遍,又说道:“小臣斗胆愿游走各方,寻遍能人义士助我大商,还请陛下恩准!“
帝辛对申公豹的动机存疑,毕竟他也是阐教出身,苦肉计可不是后世才有的东西,因此帝辛略微沉吟,说道:“寡人自无不可,爱卿便衣行事即可!“
内廷会议随着一封帝辛亲笔信传给孔宣之后,很快就结束了。帝辛漫无目的的走在王宫之内,被传为祸国殃民的妲己在帝辛手心写了一些字,又将轩辕剑离开过朝歌的事情告知,帝辛眉头紧皱。
当时身受千刀万剐之刑一般痛楚的帝辛并没有关注身佩的宝剑离开过的事实,手信中妲己写道:“人道衰微!“,又提及轩辕剑的异动显然是要传递一些信息,但是帝辛此刻却是没有深思其中关键,也无过多思考。人道的衰弱没有人比他感触更深,因此轩辕剑的异动唯一可靠的解释就是来自于黄帝本人。现今世界此刻能指挥的动轩辕剑的除了自己,恐怕也只有传闻飞升的黄帝了吧?!但是黄帝现在究竟是什么状态他也不知,即便申公豹说过一些,但是一直是阐教边缘人的申公豹所知有限,因此没有办法解答帝辛的疑惑。与其胡思乱想,还不如按照太庙遇见的老头子说的,心无旁骛的关注人道变化才是。
帝辛让妲己退下,之后便朝着太庙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