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幽幽小说网 > 网游小说 > 月亮即天宫 > 第37章 黄帝飞升

第37章 黄帝飞升(第2页/共2页)

于是,黄帝召集了包括仓颉、力牧、常先等在内的人族高层,共同商议出了一套禅让制的制度。这套制度的核心思想是,当部落首领年老或无法胜任领导职责时,应该通过和平的方式将权力交接给更有能力和品德的人。这样一来,人族就能够在艰难的环境中保持前进的动力,而不会因为个别首领的错误决策而陷入绝境。

然而,魁的离奇失踪让黄帝心中的紧迫感愈发强烈。他开始担心自己也可能随时离开人族,因此他加快了安排各项事务的步伐。

在这些安排中,有一项特别引人注目的举措,那就是对九黎部落最勇敢的战士的安排。这些战士原本被迷宫所保护,但现在他们将按照自己的意愿被分别派遣到蚩尤的五处葬地。黄帝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人族最坚实的盾牌,守护人族的安全。

尽管九黎部落的人们对于蚩尤的称呼非常抵触,但黄帝并没有强行要求他们改变。相反,他尊重他们的感受,并将他们定义为“黎民”。由于黎只吸收人族的青壮,所以后世的百姓常常将自己与黎民等同起来。

通过这些努力,黄帝为人族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禅让制的实施确保了领导权的平稳过渡,而对九黎部落战士的合理安排则增强了人族的防御力量。虽然前方的道路仍然充满挑战,但黄帝相信,只要人族团结一致,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继续前行。一般是指失去生存资料所有权的人,与炎黄部落的人族对立,他们则是所谓的贵族由来。

黄帝更是将九黎部落联盟的土地收取,整合纳入炎黄部落联盟,更是将有熊部落的那处山谷命名为首阳山,也就是后世人族祖地,至于女娲是否在此地造人,那就没有人说的清楚了。公孙,当时人族贵族之孙的意思,当时人族称谓大多是单字,公孙显然不是姓名,应该是尊称的一种。黄帝命名首阳山的举动,结合仓颉造字后开始整理人族知识,更是将魁的药理、治疗知识以《黄帝内经》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一些的做法让人族的气运化龙,汇入黄帝气运华盖之中。

后世传言黄帝乘龙飞升,不知道与此有多大干系。

但是,气运之龙拱卫的黄帝并没有将此占为己有,他将此龙全部纳入黄金剑中,更是在剑身之上用气运雕刻出不同的画面,剑身一侧是日月星辰,一侧是山川草木,剑柄则是农耕蓄养之术,还有四海一统之策。文字的草创还是难以满足黄帝此刻的应用,因此整把剑的铭文还是以图画为主,正是这样的规制,即便到了大禹分封九州之时,依旧用图画而不是文字来表达。

黄金剑在之前被黄帝重铸之后已经消除了广成子的影响,此刻用人道气运重铸,更是和人道勾连在一起,这些黄帝有着一定的期待,但是真实的情况,现在的他根本看不到。

此后数年,人族以农耕养活越来越多的人族,越来越多的技艺也发展出来,尤其是吸收了九黎部落的金属冶炼,更多的金属制品开始让人族无论是耕还是战,都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受制于人口还没有进入爆发,人族的实力和占据的地盘还难以匹配,因此负责看守蚩尤葬地的黎民进入被妖族蚕食的境地。即便黄帝亲自领兵,但是身处四战之地的人族还是不得不有选择的放弃一些土地,甚至是人族本身。

黄帝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失去了黎和他的兄弟,即便是勇武的九黎战士在经年大战之后也逐渐开始消散,炎黄子民更是因为不能说的眼见之事,对黎民多少都有了防备。这样的隔阂让黎民中的一部分选择投入妖族的怀抱,对此,黄帝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旦将黎的作为公之于众,那么人族必将面临整个妖族的报复,因此,黄帝除了在心中祭奠黎,努力宣扬黎兵主的功绩以外,也没好的办法来扭转现在的局势。

另一边,紫霄宫中,和天道持续不断的角力之中堪堪占据上风的鸿钧终于出关,宣来童子了解了现在洪荒的局势之后,鸿钧的后背白毛汗都出来了。地道不足挂齿,但是被算计的先天人族团灭的人道,有了显化于洪荒的局面是如何造成的?要是人道在没有他的监控之下野蛮生长,会不会给天道增加底蕴?让他奴役天道的事情功亏一篑?鸿钧面色如常的喝退童子,开始细细谋划起来。

不多时,鸿钧从袖中取出一物,此物形似山形,其上有云雾之状,鸿钧嗫嚅道:“先天艮灵,有镇压之意,看来只得如此了!“

鸿钧将先天艮灵抛出,此宝自行飞出紫霄宫,然后救融入伏羲道场火云洞中,伏羲此刻还没有从补天和巫妖量劫的伤势里脱离出来,就感觉自身的道基被镇压了,顿时气血翻涌,在昏睡中陷入更深层的昏睡之中。也不怪伏羲如此,帝俊绝杀先天人族之前,作为人族天皇的伏羲,推演八卦时动用了不属于自己力量的悟道道基,强行一画开天,当时就震散了自己的道基,接踵而来帝俊不分青红的虐杀先天人族,伏羲和女娲不得不挺身而出,谁知共工撞到不周山,打乱了全部的节奏。原本同属于妖族的伏羲和女娲就算不能阻止帝俊,但是拯救些许先天人族还是不在话下的。

但是,事与愿违,变故接连发生,女娲无奈只得退出,让伏羲独抗帝俊,这就好比原本二打一的局面都不能稳赢,留下实力更弱的单挑一样,可想而知当时的伏羲时付出多大的代价才保住了后天人族。他甚至来不及妥善安排后天人族的事情就被迫陷入最深层的沉睡来温养道基。要不是女娲为他求来太上的金丹,连化道的资格都没有的伏羲早就进入轮回了。只是由于在火云洞推算出先天八卦的原因,得了海量的功德,这才堪堪活了下来。

谁知天降横祸,鸿钧不讲武德,这个时候用先天艮灵来镇压人道气运,让人道气运永远无法保留,生成多少就要被此灵镇压多少。因此,在洞中借助现在人道气运慢慢复苏的伏羲被打回原形。鸿钧做完这些又感应到天道剧烈的反抗,知道自己的动作奏效,因此,蛮横的再次闭关,对着天道进行最残酷的镇压。

女娲感应到大兄的劫难,开始坐立不安起来,因此很快出了女娲宫,朝着八景宫赶去,进门就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叫了声大师兄就落下泪来。太上安慰道:“你之事我已尽知,无需如此,拿了此丹去吧!“

结果太上的金丹,就要赶往火云洞,却是止住脚步,将手里的灵珠子取出,说是当作谢礼什么的,但是太上接过之后自然而然地就看到首阳山中的叶文筝也是昏睡不醒的样子。太上推辞道:“师妹,你大兄事急,你还是快去吧,至于谢礼!救下人族,算是全了三清的成圣根基,一枚小小的金丹不值得如此重谢!去吧!“

女娲抹去眼泪,径直朝火云洞而去,进的洞府才感应到人道气运全无,顿时面色不善起来。女娲给伏羲服下丹药,也来不及观察结果自然而然的就朝着八景宫又去而复返。此刻的女娲手中却是拿着一个葫芦,听声响怕是不止一颗。

连珠子一样的给伏羲喂下好几颗丹药,依旧不见起色,正待女娲又要出的火云洞的时候,太上带着元始和通天出现在此,进来后,通天柔声叫了声师妹,元始丹凤眼一挑,微笑一下当作见礼,太上却是上前搭住伏羲,袖中的崆峒印直接隔着衣袖抵在伏羲的胸口之上,太上若有所思的说道:“师妹勿急,伏羲无碍的!“

崆峒印中积攒的人道气运极为浩瀚,很快在伏羲身体上转了一圈之后,彻底隐没不见。太上将手拿开,又从袖中取出一枚紫色金丹给伏羲服下,伏羲轻嗯一声,眼皮缓缓打开。

过了许久,太上带着两位弟弟离开,对伏羲说道:“道基之伤难医,只有温养一途,还是多去洪荒走走,择一处好处去才是。“

伏羲知道太上深意,本打算就此起身离开此地,但是先天艮灵是和火云洞融合,作为此间主人的伏羲在融合完成之前,怕是难以离开了。这算是鸿钧的第二道算计,伏羲没有将实情相告,反而说道:“伏羲在此成道,世间怕是唯有此地才是我的福地吧!“

太上皱眉,像是被伏羲驳了面子一样,然后不言语的走了出去。女娲也不多问,此刻的她也好不到哪里去,和伏羲简单说了几句,就离开了。

伏羲躺了回去,闭目沉睡过去。

时间匆匆而过,被元始禁足的广成子忽然收到老师法旨,要他去接应轩辕飞升,至于何为飞升,不过是接引黄帝成为他阐教弟子的一种说法罢了。广成子心不甘情不愿的接旨而行,谁知刚出禁足之地就见到慈航道人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说道:“大师兄,可是又得了老师差遣,不若我陪你同去?“

广成子心中不悦,在昆仑山他可不敢造次,又想到慈航是如何进入昆仑的事情,说道:“师弟,老师之托,为兄怎敢假手于人,还是为兄亲自走一趟吧!“

慈航早知会是如此一般,笑着说道:“大师兄,既如此,你我别过,后会有期!“

慈航朝着首阳山飞去,广成子见此心中暗骂:“不要脸的东西,敢来我这边抢老师的恩宠,便由得你去,你还能去接引了不成!“

广成子不以为意,但是慈航就是要创造自己和黄帝的见面机会,他径直来到首阳山,作为先导一般将黄帝就要飞升之事说明,黄帝对此早有准备,开始急切安排起来最后的事宜,但是越到此时,越是感觉总是不放心,总是有事情好像永远交代不清楚似的。

嫘祖看着此刻并无异样的魃,最后还是将之前的异样压住没有告知轩辕。但是此刻,嫘祖再也无法压制,将魃的异样告知,黄帝听闻只是点头,也是无可奈何。等到广成子到来的时候,广成子木如钢板的脸上没有半分表情,并没有等待黄帝准备好,就如同掳掠一般将黄帝卷走。人族高层对此早有预算,只是对黄帝跪拜不止。

就在广成子就要进入昆仑之时,紫霄宫传来旨意,着黄帝进驻火云洞,至于沉睡其中的伏羲则被完全忽视。广成子僵立当场,不知如何自处。

元始传音说道:“可!“

广成子见鬼一样将黄帝朝着火云洞中一丢,就此消失不见!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幽幽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u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