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渊没再解释了,强硬的带着人回家。
林小武看着彭渊给他留下一大摊烂摊子,恨不得把人抓过来打一顿!!
戚木也不走了,老老实实的帮着契弟维持秩序。
等忙完了,他才有时间看彭渊给他的盒子。戚木看着身边愣住的契弟,小声的问他怎么了。
林小武傻眼的看着盒子里的黄金对镯,这个是给他的赔礼??彭渊认真的吗?上面还刻着公孙璟的璟呢!他一哆嗦,差点没把手里的盒子扔出去。
戚木等看清楚了镯子上的字,不自在的移开眼神,干咳一声,“明日你还给公孙先生吧!”
林小武回过神,神色复杂的看着盒子,“放你那吧,我怕弄丢了。”戚木立马摇头拒绝,他不要!
“我还要巡视,等下值了回来。”然后迫不及待的出去了。林小武还没说完的话堵在喉咙里,无奈的垂下肩膀,叹了口气收好,明日转交给阿璟。
京中盯着彭渊和公孙璟的人多了去了,今天在和安堂发生的事情自然也被有心人听了去。
“哼,我就说么,怎么可能会有人真的要帮那帮贱民。果然, 不耐烦了吧!”
“爷,那咱们还按计划行事吗?”
男人抬手制止了小厮的话,“不必,这次爷亲自出马,倒要看看他能装到几时。”
和安堂的号牌制度推行得比预想中顺利。
起初还有些病患颇有微词,觉得凭什么凭一张牌子定先后,直到有个突发急腹症的汉子被家人抬来,没等排队就走了应急通道,公孙璟出手片刻便稳住了病情,众人这才无话可说。
此后每日天不亮,和安堂门口就排起了整齐的队伍,专人核对病情、登记信息、发放号牌,急症区和普通区划分得明明白白,再没有往日里拥挤推搡、吵吵嚷嚷的景象。
公孙璟每日辰时开诊,未时便准时被竹锦和玄羽阁的暗卫接走,半天时间刚好诊治完五十个号。
有了充足的精力,他诊脉更细,下药更准,再加上彭渊送来的药材皆是上佳之品,久而久之,“神医”的名号传遍了京城,又顺着官道传到了周边州县。
有人为了求诊,带着干粮和盘缠,穿过大半个大周王朝赶来,只求能让公孙璟搭一搭脉。和安堂的门槛都快被踏平了。
这日未时刚到,公孙璟送走最后一位病患,正收拾脉枕,竹锦没来,倒是彭渊的身影出现在了诊室门口。
他一身青色常服,靴子上沾了些泥土,显然是刚从实验田回来。“今日结束得早,带你去个地方。”
公孙璟抬眸看他,眼底带着几分笑意:“稻种有眉目了?”
“快了。”彭渊走上前,自然地接过他手中的药箱,“沈明远说再过半月就能抽穗,若是长势好,下个月秋收就能见分晓。”他顿了顿,补充道,“今日带你去尝尝鲜味斋的桂花糕,听说新出了蜜酿桂花味,你定然喜欢。”
公孙璟心中一暖,任由他牵着自己的手往外走。
自从推行号牌制度后,他再也不用被病患围得水泄不通,每日下午都能得些清闲,要么看书整理医案,要么就跟着彭渊四处走动,日子过得平静而惬意。
两人刚走出和安堂,就见街角处围了一小群人,隐约传来孩童的哭声。公孙璟脚步一顿,拉着彭渊走了过去。只见一个妇人抱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孩子面色发青,呼吸微弱,妇人哭得撕心裂肺:“求各位好心人帮帮忙,孩子突然就成这样了,我们排不到今日的号,……”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有人劝她明日再来,也有人说应急通道需要凭证,没人敢轻易放行。
公孙璟眉头一蹙,抬步往那边走去,彭渊也没制止。公孙璟伸手探向孩子的颈动脉,又翻看了眼睑,沉声道:“是呛咳导致气道堵塞,耽搁不得。”
听是这,彭渊没有片刻迟疑直接将人抱着站立起来,从身后环住孩童,对着下腹双手虚握成拳,一下又一下的撞击。
公孙璟转头看向妇人,语气沉稳:“别怕,能救。”
片刻后,孩子咳出一口血痰,“哇”的一声哭了出来,面色渐渐恢复了血色。
妇人见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公孙璟连连磕头:“多谢神医!多谢神医救命之恩!”
公孙璟扶起她,温声道:“下次遇到这种情况,直接冲撞进来便是,性命攸关之事,不必拘泥于规矩。”
彭渊在一旁看着,眼底闪过一丝柔和,他家阿璟就是这么的善良。只是分明已经设立了应急通道,她们怎么不去呢?
只是规矩定得太死,难免有疏漏。回去的路上,他说道:“明日我让人修改告示,凡是急症,无需凭证,可直接走应急通道,由专人先做初步诊断。”
公孙璟点点头,侧头看向他:“彭渊,谢谢你。”谢谢你懂我的心思,也谢谢你为我周全。
彭渊握紧他的手,唇角勾起一抹浅笑:“该谢的是你,愿意陪我一起。”
与此同时,户部的实验田里,沈明远正蹲在田埂上,看着长势喜人的稻苗,满脸惊叹。“彭大人,你这粮种当真神奇!寻常稻苗这个时节才刚分蘖,你这都快拔节了,而且秸秆粗壮,叶片肥厚,一看就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