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瑾寒为了弥补薛大人,特地招他来做陪考官。
现在有机会,他自然是要攻讦李云志的。
薛大人接过两人的试卷仔细看了看,他不得不承认严学安提出来的见解确实有独到之处。
不过他是不可能轻易承认的,而是继续反对道:“陛下,这两人的答卷可谓各有千秋,很难辨别出谁更胜一筹。
但是这字体就不一样了,很明显是徐子峰的字更得人心。”
叶瑾寒眼看两人就要吵起来了,摆摆手说道:“行了,李爱卿和薛爱卿都有各自的考量,这也无可厚非,这事朕自有定论。”
最后叶瑾寒还是把第四名的位置了给了严学安,她也觉得朝廷科举考试选拔的是能为朝廷为百姓办事的官员,而不是才艺展示。
若要论字体,其实严学安的字也不差,甚至跟李云志的字体还有几分相似。
朝廷正式公布了科举考试的名次,中榜的学子自然是很高兴的,落榜的也没有心灰意冷。
毕竟今年朝廷是加开的恩科,就算今年考不中,明年他们还可以再来。
严学安没想到自己能考中第四名,嘴角的笑容怎么都压抑不住。
窦书宁的成绩就没有那么理想了,只得了个三甲同进士,不过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他的成绩本来就不好,能进入殿试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窦书宁走到严学安跟前说道:“恭喜严兄高中传胪,这可是二甲榜首,真是可喜可贺。”
严学安怕他成绩不理想心里失落,赶紧收起了脸上的笑容:“这成绩也确实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本来以为能考个第七名第八名就不错了,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窦兄,你打算怎么办?
是来年重考,还是等着朝廷派官。”
窦书宁不在意的说道:“我的学问不如你们,你是知道的,这次能进入殿试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
我若是明年重考,恐怕连殿试的资格都没有。
同进士也是进士,虽然不可能留在京城做官,到地方上做个县丞也是不错的,或者运气好了还能混个县令当当。
我们家祖辈虽然不缺银子,但还真没出现过做官的,我这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你就不必为我担心了。”
严学安见他是真的不在意,也放下了心:“你说的对,只要你做事认真踏实,就算到了地方上也能做出一番政绩来,到时候还是有机会调入京城的。”
其实这话严学安说的他自己都不相信,二甲中人能调回京城做官的机率都不大,更别提是三甲了,到最后能混个县令或者知府已经算是极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