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命号的驾驶舱残骸被星篆石与冰层半掩,如一座冰封的坟墓。曹昂陷入昏迷,胸口的起伏微弱得几乎看不见,唯有甲胄缝隙中露出的逆命芯,仍在闪烁着微弱的红光。而在昆仑墟环形建筑的另一侧,马钧正蜷缩在一个破损的逃生舱内,冻得瑟瑟发抖。
逃生舱的能量在穿越大气层时已耗尽,舱门被一块坠落的星篆石卡住,只能打开一道仅容一人侧身的缝隙。马钧的半边身子露在外面,脸上结着一层薄冰,胡须上挂满了冰晶。他手中紧紧攥着一块通讯水晶,水晶表面布满裂纹,却仍能勉强显示出诸葛亮的影像。
\"先生......咳咳......\"马钧的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每说一个字,都牵扯着冻得发僵的喉咙,\"逆命号......已撞中灾厄触手......世子他......恐怕......\"他说不下去了,浑浊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因为太冷,刚流到眼角就结成了冰。
水晶中的诸葛亮,正立于星槎的舰桥。他的鹤氅上沾着星尘与血污,鬓边的白发被风吹得凌乱,却难掩眼中的锐利。听到\"世子\"二字,他握着羽扇的手微微一顿,扇骨上的二十八宿图腾与星槎的能量枢纽产生共鸣,发出细微的嗡鸣:\"马先生,曹昂世子的牺牲不会白费。昆仑墟的定海神珠已被唤醒,蓝色能量正在净化红雾,这是他用性命换来的转机。\"
\"转机......\"马钧苦笑一声,用冻得发紫的手指抚摸着逃生舱的控制面板,\"先生可知......逆命号的真正使命?\"他顿了顿,像是下定了巨大的决心,\"世子让我把这个交给您。\"他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巧的金属筒,筒内装着一枚与曹昂甲胄中相同的逆命芯——这是他在弹射前,用备份密钥复制的副本,\"这里面......有孟德公《寰宇策》的全本,还有......他毕生研究的'基因重塑计划'。\"
诸葛亮的瞳孔骤然收缩。《寰宇策》他早有耳闻,传闻是曹操晚年所着,言说要\"统御星际,立万世基业\",世人皆以为是争霸之策,却没想到竟藏着如此机密。他示意姜维接过通讯水晶,自己则走到星槎的核心控制台前,将逆命芯插入解密槽。
水晶屏幕上,数据流如瀑布般滚动,很快显现出《寰宇策》的内容。开篇并非豪言壮语,而是一段苍凉的自白:\"孤少年时,见星槎坠于沛国,舱内骸骨非人非兽,肤生鳞甲,眼如铜铃。后读三祖残卷,方知是归位者败于灾厄,尸骨漂流星际。孤由此悟:人类之躯,脆弱如纸,若不进化,终为灾厄所噬。\"
诸葛亮的手指悬在屏幕上,微微颤抖。他继续向下翻阅,只见曹操详细记载了灾厄之力的特性:\"灾厄源于混沌,能蚀万物,亦能塑万物。其力入体,轻则发狂,重则化异;然若以三祖血脉为引,以地脉精金为炉,或可去其邪性,存其塑能——此谓'逆命',以逆天之力,求一线生机。\"
\"他想......以灾厄之力重塑人类基因?\"姜维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失声惊呼,\"这简直是饮鸩止渴!灾厄之邪异,岂是人力能控制的?\"
马钧在水晶中剧烈咳嗽起来,咳得几乎喘不过气:\"孟德公......并非要......直接使用灾厄之力......\"他缓了好一会儿,才继续说道,\"他研究发现,定海神珠的蓝色能量......能净化灾厄的邪性。他的计划是......以昆仑墟为炉,定海神珠为火,灾厄碎片为料,三祖血脉为引,炼制'逆命丹'——服下此丹者,既能获得灾厄的进化之力,又能保持人性......\"
诸葛亮沉默了。屏幕上的数据流仍在滚动,显示着曹操的实验记录:有以动物为载体的失败案例——小鼠服下丹药后变得嗜血狂暴,最终自相残杀;也有成功的雏形——一株濒死的古松,在吸收了丹药的残余能量后,竟能在红雾中存活,枝叶还泛着淡淡的蓝光。
\"孟德公知道此计凶险,故未敢轻动。\"马钧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他说,若后世子孙遇无可避之灾,方可启用此策。世子继承遗志,建造逆命号,收集灾厄碎片,本是为了完善计划......却没想到......\"
诸葛亮抬头望向舷窗外的昆仑墟。定海神珠的蓝色能量如一道屏障,将红雾挡在冰原之外,地球方舟的残骸在能量中若隐若现。他忽然想起密墟石壁上的刻字:\"归位者与三祖,同源而异流,皆为地球守。\"或许,曹操的计划并非全无可取之处——只是他将\"重塑\"看得太重,却忘了\"守护\"的本意。
\"马先生,\"诸葛亮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亮明白你的意思了。逆命芯的资料,亮会妥善保管。只是眼下,当务之急是守住定海神珠,探查地球方舟的核心舱。\"他顿了顿,看向水晶中冻得瑟瑟发抖的马钧,\"你现在的位置在哪里?亮立刻派人前去救援。\"
马钧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释然的笑容:\"不必了......逃生舱的氧气快耗尽了。能把孟德公的遗志告诉先生,钧死而无憾。\"他最后望了一眼昆仑墟的方向,那里蓝光璀璨,\"先生......定要守住这希望......\"
通讯水晶的光芒突然熄灭,屏幕上只剩下一片雪花。诸葛亮握着逆命芯,久久不语。星槎的舰桥内一片寂静,只有能量枢纽的嗡鸣和窗外巨眼的咆哮交织在一起。
姜维轻声道:\"丞相,孟德公的计划......\"
\"过于极端,却也并非全无道理。\"诸葛亮缓缓开口,将逆命芯收入怀中,\"灾厄之力确有塑能,定海神珠确有净化之效。只是他忘了,人类之所以为人类,不在于血脉如何强横,而在于心中的坚守。\"他走到舷窗前,望着定海神珠,\"你看那蓝色能量,净化的不仅是红雾,更是人心的恐惧与贪婪。这才是昆仑墟真正的力量。\"
就在此时,星槎的警报突然尖锐地响起。屏幕上显示,归墟之门内的巨眼突然收缩,眼周的触手全部竖起,尖端凝聚着暗红色的能量——它要发动总攻了!
诸葛亮眼神一凛,羽扇一挥:\"伯约,传令下去,所有舰船靠拢定海神珠,以珠体为核心,布八卦阵!\"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今日,我等便以昆仑墟为盾,以方舟为刃,与灾厄决一死战!\"
第四节 壁画昭世 星尘同源守土盟
昆仑墟的环形建筑内,定海神珠的蓝色能量如流水般漫过青黑色的星篆石,在地面上织就一张巨大的光网。蜀营的星槎与残余的吴营舰船悬浮在光网之上,按八卦方位排列,舰首的能量炮蓄势待发,炮口泛着与光网同源的幽蓝光芒。
诸葛亮立于星槎的了望台上,俯瞰着下方的遗迹。冰层融化后,环形建筑的内壁显露出来,那是一面高达十丈的石壁,石壁上布满了壁画,在蓝色能量的映照下,每一笔每一划都清晰可见。
\"丞相,下方安全,可登陆探查。\"姜维的声音从通讯器中传来。他已率领一支亲卫小队,乘坐登陆艇降落在环形建筑内,正站在石壁前,仰头望着壁画,神情震撼。
诸葛亮点点头,换乘一艘小型飞艇,穿过能量光网,降落在星篆石地面上。刚踏上地面,一股浓郁的地脉之气便扑面而来,与他丹田内的真气产生共鸣,让他精神一振。他缓步走向石壁,目光扫过壁画,越看越是心惊。
壁画的开篇,描绘的是万年前的混沌景象:天空裂开一道巨大的口子,漆黑的触手从裂口中涌出,大地被血色的雾气笼罩,河流干涸,草木枯萎,人类的尸骨堆积如山。画面角落,几个渺小的身影正抬着头,对着天空中的裂口跪拜,神情绝望——这是灾厄降临的惨状,笔触粗粝,却透着一股深入骨髓的恐惧。
紧接着,画面一转,气氛陡然一变。昆仑墟的轮廓出现在画面中央,定海神珠悬浮在墟顶,散发着柔和的蓝光。珠下站着三位身披兽皮的老者:左侧一人手持八卦图,眉目疏朗,正是伏羲;中间一人手持药草,面容慈善,正是神农;右侧一人手持长剑,身姿挺拔,正是黄帝。他们的周围,环绕着一群人身鱼尾的生物,鳞片在蓝光中闪烁,正是归位者——他们或手持三叉戟,或肩扛星槎残骸,神情肃穆,显然在为一场大战做准备。
最令人震惊的是壁画的中段。三祖与归位者并肩而立,前方是汹涌的红雾与狰狞的触手。而在三祖身侧,还站着两位巨人:左侧一人身高三丈,头生双角,手持一柄巨斧,斧刃上沾着黑色的汁液,正是传说中与黄帝大战于涿鹿的蚩尤;右侧一人身披赤色战甲,手持长矛,面容与黄帝有七分相似,眼神却更加刚烈,正是炎帝——传说中黄帝的兄长,也是他曾经的对手。
\"这......这怎么可能?\"姜维失声惊呼,手中的长枪险些脱手,\"炎帝与蚩尤,不是与黄帝势同水火吗?何以会并肩作战?\"
诸葛亮没有回答,目光紧盯着壁画上的细节。他看到炎帝的长矛刺穿了一条巨大的触手,蚩尤的巨斧劈开了红雾,黄帝的长剑与伏羲的八卦图、神农的药草形成一道能量屏障,归位者则驾驶着星槎,从空中发起攻击。他们的神情各异——黄帝沉稳,炎帝刚毅,蚩尤勇猛,伏羲睿智,神农悲悯,归位者坚定——却有着同一个目标:将灾厄赶回裂口中。
壁画的结尾,描绘的是封印完成的场景。三祖与炎帝、蚩尤、归位者联手,将最后一条触手斩断,黄帝以轩辕剑为钉,炎帝以地火为熔,蚩尤以巨斧为锤,将裂口钉死。定海神珠的蓝光暴涨,将整个昆仑墟笼罩,地球方舟则在归位者的护送下,驶向墟外的冰层,舱门紧闭,显然是为了保存火种。
壁画的最下方,刻着一行归位者的星篆文。诸葛亮取出密墟的翻译符文,将符文贴在星篆文旁。符文亮起,一行古篆渐渐显现在空气中:\"地球守护者,星尘同源。\"
\"星尘同源......\"诸葛亮喃喃道,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他终于明白,所谓的\"归位\",从来不是回到某个具体的地方,而是回归\"守护\"的本心。三祖、炎帝、蚩尤、归位者,虽来自不同的族群,有着不同的过往,却都是从这片星尘中诞生,都以守护地球为己任。在灾厄这个共同的敌人面前,所有的恩怨都已微不足道。
姜维也恍然大悟,望着壁画上并肩作战的身影,感慨道:\"原来如此......孟德公的计划,错就错在只想以力量对抗力量,却忘了团结才是最强大的力量。\"
诸葛亮点头,目光转向地球方舟的残骸。此刻,在定海神珠的蓝色能量滋养下,方舟的核心舱门已完全打开,舱内透出柔和的白光,隐约可见一排排整齐的玉盒——那里面定然存放着上古的典籍、种子与基因样本,更可能藏着三祖与归位者联手对抗灾厄的战术记录。
\"伯约,\"诸葛亮转身,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传令下去,一部分人继续守护定海神珠,抵御灾厄的攻击;另一部分人随我进入地球方舟,取出里面的火种与典籍。\"他顿了顿,望向归墟之门的方向,那里的红雾仍在翻滚,巨眼的咆哮隐约可闻,\"我们不仅要守住昆仑墟,更要找回先祖的智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终结这场万载的浩劫。\"
姜维领命,立刻开始部署。亲卫们分成两队,一队登上舰船,加强防御;一队跟着诸葛亮,走向地球方舟的核心舱。他们的脚步踏在星篆石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与定海神珠的嗡鸣、能量炮的蓄能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首悲壮而坚定的战歌。
诸葛亮走在队伍最前方,望着方舟核心舱内的白光,心中一片澄澈。他想起了曹昂的牺牲,马钧的托付,曹操的遗志,还有壁画上那些为守护而战的身影。或许,人类的进化,从来不是血脉的重塑,而是记忆的传承,是守护之心的延续。
就在此时,归墟之门内的巨眼突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红光,一根比之前粗壮数倍的触手冲破能量光网,直指定海神珠!星槎与舰船的能量炮同时开火,蓝光与红光在半空碰撞,炸开漫天的光屑。
诸葛亮抬头望去,眼中没有丝毫畏惧,只有从容与坚定。他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但这一次,他们不再是孤军奋战——定海神珠的蓝光在身后闪耀,地球方舟的火种在前方指引,壁画上的先祖们仿佛就在身边,与他们一同,守护这片星尘同源的土地。
欲知诸葛亮如何借助地球方舟的智慧,联合各方力量彻底封印灾厄,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