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陈先生准时来到安全屋。
他今天穿了身深蓝色的手工西装,看起来就像那种在莱佛士酒店谈大生意的商人。
但我知道,这绝不是什么普通的商业会谈。
\"林先生,考虑得怎么样?\"他在沙发上坐下,语气很随意。
我深吸一口气:\"我们愿意合作。\"
\"很好。\"陈先生满意地点头,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厚厚的牛皮文件夹。
\"那我们就正式开始,这是初步的行动计划,您先过目。\"
我接过文件夹,封面上有个很简单的印章——一条盘旋的龙,但龙鳞是暗红色的。
这就是\"赤龙\"的标记。
翻开来看,里面全是英文打字稿,密密麻麻的数据和表格。
我的英文只能看懂大概,但光是那些专业词汇就让人头皮发麻。
什么\"原油期货交易\"、\"套期保值策略\"、\"远期合约\",每一个词都透着华尔街的味道。
\"陈先生,说实话,这些专业的东西我们不太懂。\"我老实承认。
\"没关系,会有人教你们。\"陈先生淡淡一笑。
\"明天我带你们去见见我们的工作团队,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什么叫真正的专业。\"
第二天下午,我们被带到新加坡金融区的一栋写字楼。
从外面看,这就是栋普通的商务大厦,楼下还有家星巴克咖啡店。
但坐电梯到了十八层,走出来却是另一番景象。
整整一层楼都是开放式办公区,装修得很现代,到处都是大屏幕的电脑显示器。
几十个穿白衬衫的年轻人坐在办公桌前,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
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香烟的味道,还有一种紧张忙碌的气息。
\"欢迎来到我们的亚太信息中心。\"陈先生很得意地介绍。
\"这里每台电脑都通过专线连接香港、东京、纽约的金融市场。''
''我们能第一时间掌握全球任何主要交易所的动向。\"
我们被这阵势震住了。
王胖子小声嘀咕:\"乖乖,这哪像什么民间组织,简直就是政府机构。\"
陈先生带我们参观了几个部门。
技术组里,几个戴眼镜的工程师正在调试一排Ibm大型机。
陈先生说这些设备是从香港租来的,专门用来处理大量的金融数据和进行复杂运算。
分析组更让人印象深刻,十几个穿西装的分析师正在研究各种图表。
墙上贴满了世界地图和密密麻麻的数据表,看起来比银行的研究部门还专业。
我注意到,这些人说话都很轻,眼神很专注,一看就是受过专门训练的。
最让我在意的是情报组。
这个部门人不多,但气氛很特别。
几个人围着一张大桌子,桌上摆着厚厚的文件和几部看起来很昂贵的电话。
其中一个中年男人正在用流利的阿拉伯语通话,另一个则在翻看什么政府文件的复印件。
\"林先生,现在明白我们的实力了吧?\"陈先生很自豪地说。
\"在这个信息时代,谁掌握了准确及时的信息,谁就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几个就像乡下人进城,被这一切震得说不出话。
跟\"赤龙\"的规模比起来,我们确实就是小打小闹。
接下来几天,我们开始了所谓的\"业务培训\"。
几个金融专家轮流给我们上课,从期货市场的基本概念到复杂的交易策略,内容多得让人脑袋发胀。
我表面上认真听讲,暗地里却在观察这些人。
我发现,这个团队虽然看起来很团结,但内部气氛有些微妙。
有些人对陈先生毕恭毕敬,但也有人眼神中带着若有若无的不满。
一次课间休息,我把刘瘦子拉到一边:\"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有。\"刘瘦子压低声音。
\"我注意到他们的电脑系统很奇怪。表面上是一套办公网络,但我觉得背后还藏着别的东西。''
''而且,有些数据的来源很可疑。\"
\"怎么说?\"
\"我偷偷观察了一下,发现他们能拿到很多不该拿到的文件,包括一些政府内部报告和大企业的机密资料。''
''这种信息,绝对不是正常渠道能搞到的。\"
我心里一动,看来\"赤龙\"的情报能力确实可怕,但这也给了我们机会。
\"你能不能想办法,深入了解一下这次行动的真正内幕?\"我问。
\"我试试。\"刘瘦子点头。
\"不过需要时间,而且风险很大,万一被发现...\"
\"小心点,千万别露马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