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头的“鹰锐号”船首尖削如利刃,每艘船头都有一门3磅回旋炮,两边侧舷各有4门弗朗机炮,船尾则装着两具小型火箭弹发射器。
明军鹰船的船尾本来配有两具神火飞鸦,李国助则将其改成了小型火箭弹,射程可达一公里。
右侧是周大旺带领的6艘唬船,“唬捷号”作为先导,船体小巧,长八尺、宽两尺五,吃水仅0.8米,甲板上的米尼枪兵已列成两排,手里的米尼步枪对准前方,桨手们半蹲在船舷两侧,随时准备划动;
更外侧是薄珏指挥的5艘蒸汽拖船,船体无火炮,每艘载着三十名米尼枪兵,士兵们半蹲在甲板上,枪托抵着肩窝,警惕地盯着江面动静,薄珏所在的“拖运一号”船尾挂着醒目的蓝色旗帜,作为指挥标识;
舰队中央是李国助指挥的十艘火箭炮艇。
每艘火箭炮艇船舷两侧各部署15名米尼枪手,合计30名,十艘共300名。
米尼枪手们身着布面铁甲,手持上了套筒刺刀的米尼步枪,目光紧盯着江面,随时准备应对建奴船只的突袭。
船上没有近防火炮,他们是唯一防跳帮的火力。
甲板正中有十二具四联装的火箭发射架,旁边堆满了火箭弹箱,箱身用桐油密封防潮。
每个发射架前都有三名炮组人员,一个负责调节发射仰角,一个负责装填,一个负责发射。
最后方是杨天生指挥的5艘补给船,每艘都配备30名米尼枪手,五艘共150名。
船上没有火炮,米尼枪手是唯一可以防跳帮的火力。
江对面的建奴水师早已列阵完毕,其船队由四种船型组成,是建奴吉林乌拉驻军中的水师主力:
30艘威呼船作为前哨,每艘2人,船体涂成深棕色以融入芦苇荡,士兵们握着短弓与火蒺藜,隐藏在芦苇荡边缘,随时准备袭扰;
120艘五板船作为主力,排列成三列纵队,每艘8人,船舷两侧站着持弓或握刀的士兵,部分船上架着小型火箭,榫卯拼接的桦木船体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10艘扎哈船作为火力平台,是由10-15根直径30cm的圆木捆绑而成的木筏。
每艘载12人,船舷边架着两门碗口铳,炮口对准永明舰队方向,圆木上绑着防水的火药桶;
20艘特林船隐蔽在五板船侧后方,船体由桦树皮蒙在松木骨架上,重量仅50kg,每艘6人,士兵们握着短刀与火铳,船身涂成与江水相近的灰黑色,几乎与江面融为一体。
这一只船队,大约有千余名战兵,人数上是超过了永明舰队的。
沈有容在薄珏号上观察片刻,对身边的参谋道:
“建奴船多,却杂乱无章,先破其前哨,再打主力。”
参谋点头,旗手立刻挥动令旗,红色令旗斜指前方,这是“唬船前出,鹰船侧翼掩护”的信号。
令旗先传到“唬捷号”,周大旺看到,拔刀指向江面:
“兄弟们,先收拾那些小独木舟!桨手加速,米尼抢手准备!”
桨手们齐声应和,握着桨柄用力划动,唬船如离弦的箭似的朝着威呼船方向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