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爱卿,具体说说,如何让楚国跟我大乾联手?”
萧绰满是期待地看向许良。
一旁上官婉儿欲言又止。
张居中、甪里言还在跟前呢!
陛下这反应分明是受许良影响了。
也不知二人看了作何感想。
事实上,二人眼见萧绰这反应,内心震撼非常。
作为一国之君,在人前当行正大光明之道。
可眼下,萧绰竟当着他们的面问计许良,要算计韩先云!
这要是传出去……怎么会传出去?
现场就他们五人,谁会传出去?
二人猛然反应过来:三阁宰辅,皆是女帝心腹之人,谁敢将这等机密泄露出去?
再说了,许良所出之计,能助大乾开创历代君臣未达之功业。
他们虽不能像武将一样征战疆场,也不能像许良一样屡出奇谋,却可以助陛下治理大乾,梳理朝政。
史书上留名的,固然不缺开疆拓土的明君、武将,却也不乏治政能臣!
明白这一点后,二人目光灼灼,积极参与进来。
旁观的上官婉儿敏锐察觉二人变化,目中泛起惊异,继而振奋无比。
御书房内虽只是君臣五人,却是能决定大乾命运的五人!
萧绰乃一国之君,有一应决策之权。
许良可出谋划策,影响大乾壮大速度。
张居中、甪里言是两阁宰辅,为大乾保驾护航。
而她,虽不直接参与治政,却握有大乾最精密、最搞笑的一支谍报,能以最快的速度刺探所需信息,助力四人。
此时此刻,上官婉儿油然而生出一种强烈的自豪感。
若追根溯源的话,这自豪感竟来自许良!
看着一手抱胸,一手摩挲下巴思索的许良,她只觉一阵目眩神迷。
而有这感觉的,不知她一个!
跟他一样盯着许良看的,还有萧绰!
在许良三人进宫之前,她心底已有答案。
也就是刚才张居中跟甪里言的“进”与“守”的选择。
可如今,许良给了她第三种选择,且这选择完全可以实施!
眼见许良摩挲下巴思索,她也没有催促,只是安静且期待地看着。
她知道,许良在细化对策,因为他说了可行。
她还知道,有许良就会心安。
看着认真思索的许良,她竟也心生他想:若这样男子不能配得上自己,整个大乾,乃至天下又有谁能配得上她?
可他是臣,自己是君,这种事……
“陛下,有了!”
许良一句话打断了萧绰遐思。
“哦,速速说来!”
“以微臣刚才所说,陛下可告诉韩先云,若他不跟大乾撕破脸,则我大乾保证西面据守焉郢,东面襄州之地可让出香苴、兰城,以作两国缓冲。
而韩先云也可趁此机会迁都……”
“迁都?”
“不错,或是往南前往云滇,或是往东迁往寿春、毗陵,再或者是……金陵!”
“金陵!”萧绰目光一亮。
许良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她如何不明白?
金陵如今正处在齐、吴各占一半的情况下。
让韩先云迁都,看似在为其着想,实则是将其注意力从大乾身上转移到东面吴、齐等国。
张居中沉吟道:“许大人,不说迁都会影响民心,单是把对手从大乾换作吴、齐,就属实有些多余,甚至不智。
韩先云乃是当世名将,运兵筹谋非常人可想,岂会如此轻易接受?”
许良笑道:“他不答应也得答应!”
“为何?”
“他不答应,即便我大乾不对他出手,如今的楚国也是四面漏风,齐、赵这些国家若真的解决了吴国、燕国岂会坐视肥肉而无动于衷?”
“这……”张居中愣住。
一旁的甪里言更是忍不住攥紧了拳头。
若非许良是同朝为臣,他都恨不得捶上两拳.
无耻,太无耻了!
楚国现在这种情况是不管大乾打不打,齐、赵两国,甚至是魏国,都不会坐失良机,肯定要想方设法从楚国身上咬一口!
韩先云若不想四面为敌,就只能选择接受许良的建议!
先前他围困郢都时顾春来用的就是这招。
如今许良用的还是这招!
利用的就是韩先云别无选择!
当真是一招鲜,吃遍天!
同时,甪里言也在心底为韩先云默哀。
这人定然是上辈子造了孽,不然怎么会遇到许良?
上官婉儿闻言,忍不住眼皮直跳。
她隐隐有些担心,若有一天韩先云再见到许良,会不会一言不合拔刀就砍。
能被一个人翻来覆去如此算计,甚至明知道是坑还得往里钻,这种憋屈搁在谁身上能受得了?
萧绰听了许良的话之后先是一愣,旋即大笑点头:“好,好,就依许爱卿所言!”
顿了顿,她又道,“既然对楚的方针已经定下,那对魏、赵的策略是不是也要变了?”
许良点头,“当然!”
君臣五人又是一通商议,直到夜色降临才堪堪议定大体框架……
萧绰看着洪公公进屋点灯,这才意识到商量时久。
她依次看了许良三人,满意点头:“今日辛苦三位爱卿了。”
许良三人纷纷回应:“不敢,为陛下分忧,为朝廷效力!”
萧绰旋即吩咐:“婉儿,你安排人手,护送三位大人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