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分工
娇娇见此,有些吃醋,挤到老太太另一边坐着,抱了老太太的胳膊,笑道,“皇上不是还赏赐了一百个仆人吗,依我说,就放在城里的国公府里好了,这些人不定有什么心思呢。这几日,我和哥哥们去走动,打理院子就成了。
爷爷奶奶,你们都留在这里。夜岚这个农庄,连咱家农庄,还有新买的那个,加一起足有千亩地了,爷爷和爹爹闲着无事就到处转转,看看适合种什么庄稼,当然大半要种稻米,但也要留出一些地方建房子,种些玉米地瓜。当然最重要的是流花河水两侧要留出足够的地方,以后要建书院。”
老爷子听说要把夜岚的庄子划到自家,还有些不高兴,不愿旁人说他们林家占了女婿的便宜,也怕娇娇将来嫁过去没脸面。
但孙女如此兴致勃勃说起规划,他又不忍心打断。
夜岚看出一些端倪,就道,“爷爷和爹尽管安排,种田的事,我一窍不通,都按照家里的想法就成。我这个庄子最靠里侧,要建书院许是最合适。不如整个留给娇娇折腾好了,左右以后我就娶她一个,家里都是她说了算。”
果然,听得这话,老爷子脸色好了很多,嘴里应了一句,“说的好听,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不过,他倒也没反对,娇娇同夜岚偷偷做了个鬼脸,都是笑了起来。
林大海在北茅时候,家里也不过几十亩地,程。
娇娇带人去接管国公府,董氏带了儿媳们去拾掇自家农庄的院子,老爷子带了林大海和林大江探查三个农庄的土地,林大山继续带了小子们读书。
说起缺人手,老爷子当晚就寻了那些从北茅跟随而来的族人和乡亲。
听得林家得了千亩良田,山林河流,农庄府邸,要重新建学堂,作坊,开铺子,需要大量的人手。
很多人都是动了心,毕竟他们之所以跟来京都,一是感念林家的恩情,二来就是家里没有太多牵挂,否则这么一走不知回去的时候,家里缺了顶梁柱怎么过日子啊。
如今林家发达了,有官有爵,只要他们肯吃辛苦又听话,以后混个管事,或者富庶日子,肯定不成问题,于是,大半人手都决定留下来。
但也有一些人故土难离,惦记家里妻儿老少,家里的水田,家里的院子,家里养的鸡鸭鹅狗,选择回去北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