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娇娇就再次捡起了文抄公的重担。
连同林护等兄弟几个,饭后的娱乐时间也被收回了。兄妹七八个,趴在桌子上,一边吃零食一边写,痛快并痛苦着。
北茅县的故事会,为了不抢府城那边的风头,硬是落后了七八日才开始讲节。各家各户跟着听个新鲜,解解闷儿都好。最重要的是,这会锻炼小子们的表达能力。
即便是嘴巴最笨拙的孩子,被家里人众星捧月一样捧在炕头上,讲的又是他最爱的故事,几乎个个都会眉飞色舞,讲的是唾沫横飞。
没几日下来,他们的嘴皮子虽然赶不上说书先生,但是毕先前害羞老实的模样,可是强太多了。
特别是左邻右舍听了消息,特意聚过来,一起听故事的时候,连同孩子的家人也都兴奋欢喜起来,更是把孩子当了骄傲,越发支持。
当有人耐不住好奇,在孩子们讲完一章之后,催促继续的时候,孩子家里人就会说,“下一段城里故事会还没讲过呢,我家小子虽然知道,但可不好提前讲出来,万一大伙儿谁一高兴说漏了,可是影响故事会的生意。林家对咱们孩子像自家娃子一样照料,咱们没什么能力报答就算了,怎么也不能恩将仇报啊。”
这话一说出来,立刻就没人再催促了。
村里的孩子能选上京华堂读书,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嫉妒的直叹气呢。毕竟孩子们的变化可是太大了,只要不瞎,谁都看得出来。
送去时候,还像小豆苗一样,大脑袋小细脖儿,面黄肌瘦的孩子,如今长得又高又壮,行事有礼又稳重,能写会算不说,就是打架也是一个顶俩儿,长得虎崽子似的。
谁提起来,不是卯足了劲儿,都盯着明年开学呢,到时候一定要自家娃子塞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