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金临又有些难以启齿起来。
“怎么了?”刘协主动问道:“还有何难处?”
金临扭扭捏捏,还是说了出来:“诸葛先生要我慰问遇难者家属,可我无颜面对。”
“无颜面对也要面对!”刘协严肃道:“及冠后,你已成年,是时候独当一面了。给我抬头挺胸!就算家属打你骂你,也得忍着!这是你应得的惩罚!”
金临闻言,心头一震,眼中闪过一丝坚毅。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向刘协,那份青涩与不安逐渐被责任与勇气所取代。
“大兄教训得是,金临明白了。作为家族的一员,我不能逃避自己的责任。我会亲自前往,用我最大的诚意和行动去弥补过失,向遇难者的家属表达最深的歉意与哀悼。即使面对再大的责难,我也会铭记今日之言,挺直腰板,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刘协见状,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轻轻拍了拍金临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临弟,你能这样想,我很欣慰。记住,人生路上难免会有坎坷与挫折,但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我们的坚韧与担当。去吧,用实际行动证明你的成长,也让那些逝去的灵魂得到一丝安慰。”
金临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欲行,却又似想起了什么,回过身来,对刘协深深一拜:“大兄,请允许我借用家族的力量,帮助那些因灾难而陷入困境的家庭。我想,这也是我们家族应尽的一份社会责任。”
刘协闻言,赞许地点了点头:“好!你有这样的想法,我很高兴。家族的力量,本就应该用于庇护弱小,扶危济困。我会吩咐下去,全力支持你的行动。去吧,临弟,用你的行动,为家族,也为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带去一丝温暖和希望。”
金临再次躬身行礼,随后带着满腔的热情与决心,踏上了前往慰问的道路。他知道,这一路不会轻松,但他已经准备好,去面对一切,去承担,去成长。
这一次,金临见识到了这个世界的另一面,也明白当初自己的鲁莽造成多少家庭支离破碎,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好在有刘协帮衬,金临才不至于太过难堪,但是这次的事情仍然给他脆弱的心灵来了沉痛一击。
炎汉二年(210),五月。
自闭一个月的金临受到诸葛亮传唤,来到金城县府衙。
诸葛亮见到面容枯槁的金临吓了一跳,问道:“大皇子为何变得如此落寞?”
金临勉强挤出一丝苦笑,眼神中既有疲惫也有坚定:“这一个月来,我闭门思过,不仅是对外界的风雨避而不谈,更是在内心深处进行了一场深刻的自我反省。我意识到,真正的勇气不仅仅在于面对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在于敢于直面自己的过错,勇于承担那份因无知与冲动而带来的沉重后果。”
“我曾以为,凭借一腔热血便能解决所有问题,却忽略了世事复杂,人心难测。我的鲁莽,不仅让自己身陷囹圄,更让无辜之人受累,这份痛楚,比任何身体上的伤害都要来得深刻。”说到这里,金临的声音微微颤抖,但随即又变得坚定起来,“然而,正是这份痛楚,让我学会了谦卑,学会了思考。我明白,要成为一名真正的领袖,不仅要有勇有谋,更需心怀慈悲,懂得责任与担当。”
诸葛亮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他轻轻拍了拍金临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大皇子能有此觉悟,实乃我大汉之幸。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记住,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布满了荆棘,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在跌倒后重新站起,以更加成熟稳健的步伐继续前行。”
“先生的教诲,金临铭记于心。”金临躬身行礼,眼中闪烁着新的光芒,“从今往后,我将以更加谨慎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努力弥补过去的过失,为大汉的繁荣与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诸葛亮点了点头,目光深邃:“很好,大皇子可愿再次助我一臂之力?”
“金城郡事毕,我等要继续向西打通张掖、酒泉、敦煌之路!”
“前路诸多艰辛,大皇子可曾畏惧?”
金临仿佛焕发新春道:“不曾畏惧!这次我不仅代表我,我还背负着死去兄弟的遗愿!”
诸葛亮点头道:“孺子可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