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袁大师颇有些志得意满地道:“《乡村教师》不会发表在《scP》上面,因为有一家杂志已经预定了的。”
爱手艺大人闻言有些失望地问道:“是哪一家杂志?”
袁燕倏下意识抬起脑袋……因为说到这件事情太开森了,他都忍不住想笑,所以刻意不让众人看清自己的表情。
他嘴里面轻飘飘地道:“《The atlantic》。”
“哇哦,哇哦,哇哦……”
只听众人一片惊呼,还有人兴奋地道:
“尼奥,真的是《大西洋月刊》吗?!”
“尼奥,真的是太好了啊!!”
“尼奥,真的要恭喜你了啊!!!”
为什么袁大师的小伙伴们这么激动呢?这是因为《大西洋月刊》就是美利坚最受“尊敬”的一本杂志。
如果说《纽约时报》是美利坚的《人民日报》,那么《大西洋月刊》就可以称为美利坚的《红旗》。而美利坚的《解放军报》是……好像没有。
总之,美国的报刊杂志史上最重要的“一报一刊”就是灰贵妇和《The atalntic》。
当然啦,同不需要追求经济利益只看重政治效果的“两报一刊”比起来,“一报一刊”要更为迁就市场也更加因吹斯听。
而同追求新闻性和时效性的《纽约时报》比起来,《大西洋周刊》的精英气息更加浓厚。其实这本杂志从创刊开始的受众就是美利坚知识精英们。
再同另一本同样类型的杂志《纽约客(The new Yorker)》比起来,《大西洋月刊》要更加偏向保守派和共和党。问题是《The new Yorker》要到1925年才创刊。
《大西洋月刊》创办于1857年,这个年份对美利坚来说正是风雨欲来的多事之秋。
从政治上说,眼看着再过四年南北战争就要开打了,因此当时关于是否废奴和联邦存废的辩论正处于白热化的状态。
从经济上说,铁路和电报网络飞速地在北美大路上延伸开来,将全国连接成统一的市场。大量移民也涌入美国,使得总人口增加了四分之一。人们开始向西部拓荒,并催生出了淘金热潮。技术、资本和劳动力三大要素齐备,美国经济开始蓬勃发展。
从宗教上说,1848年欧罗巴之春极大地撼动了封建保守势力,而新的科学发现,比如1858年就要发表的进化论,大大地撼动了人们的宗教信仰。
最后从文化上说,经历了欧洲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洗礼的美国本土知识分子们渴望拥有自己的,独特的美国声音。
杂志创刊人,有着“美国文艺复兴领袖”美誉的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写道:“我们倾听欧洲温雅的文艺女神说话,已经听得太久了“。
他认为,“一本杂志理应引领整个时代,这是非常有益、并且必须要做到的事情……编辑需要拥有宽广的视野和眼光,从这篇土地上找到最好的(文章),并且能够拒绝大众的品味……大众会很快冷静下来,然后发现他们拥有了一位导师。”
《大西洋月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在日后它会被尊称为“美利坚精神觉醒的象征”。,
第一期出版的时候,爱默生就很明确地宣称这就是“一本有关文学、政治、科学与艺术的杂志“。
它帮助人们认识一些新的作家和诗人,帮助作家和诗人发表作品。它刊登一些著名作家对当代政治事件和其他重大事件发表的评论。
在十九世纪中叶,这本杂志记录了爱默生本人、亨利-戴维-梭罗、纳撒尼尔-霍桑,约翰-缪尔等人的著作,接着它成了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最初发表小说的刊物。(笔者注:为了不占字数,这些人的介绍放在作品相关了。)
20世纪初,它发表了伍德罗-威尔逊与西奥多-罗斯福的重要政治论文。
后来,欧内斯特-海明威早期的短篇小说刊登在它的上面。
再后来,马丁?路德?金给它寄去“伯明翰监狱来信”的手稿……
扯得太远了,这条时间线上的六十年代这位喜爱嫖白种女性娼的黑人神父还能不能成为著名人权领袖甚至能不能活下来,真的不太好说呢。因为他是“隐者阁下”的死敌,搞得不好就被胡佛给干掉了。
那么,那么,那么我们的袁大师的《乡村教师》即将发表在《大西洋月刊》上,这不但意味着他得到了美国主流文学界的承认,而且也意味着科幻小说的逼格被灰骑士大人硬生生地拉高了。
你说他怎么可能不得意呢?
袁燕倏随手把雪茄扔在酒杯里面,长身而起,抬起双手,往下压了压道:“伙计们,我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因为得到了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所以我要对你们说一声……谢谢!”
他这句话倒是真心实意,就算他是穿越者那也不可能包打天下的吗。而且真要说起来,路易斯-贝克乃是他第一个的贵人。
因此他说的情真意切,说的大家都不由得回想了……其实也就几个月之前的事情。
“你们知道我拿到Phd.之后就要回国……那个结婚了,而且这一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美国。所以我先跟你们说一声再……”
就在这时,普利策小姐突然举手道:“尼奥,我能跟你去中国吗?对了,我免费可以给你当摄影师,我还可以当你们婚礼的伴娘!”
“艾玛,你要跟我去中国?”
袁大师闻言也是一愣,不过他转念想想这年头其实去赛里斯也不是太不可思议,去年就有一个好莱坞女明星在中国逛了一圈,还在《洛杉矶时报》上面发表了几篇游记。(笔者注:恕罪恕罪,载有这件事情的参考书一时半会找不到了,所以女星名字忘记了,不过确实有这么一件事情。)
“当伴娘?!那我也要去!”他还没开口回答,斜刺里又杀出一个女声。自然就是差点睡着了的“曼哈顿的海伦”。
她这么一说,麦考尔先生肯定是坐不住了,他为什么坐不住自然是因为他现在的大客户魅力实在太高了,这旅途寂寞一个不好……实在太可怕了。
所以他马上开口说道:“其实自从我读了凡尔纳那本《环游世界八十天》之后,一直想做一次环球旅行,这次正好有了机会,我也跟你们去吧。”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自己的难兄难弟路易斯-贝克道:“路易,不如你也一起吧。”
“嗯!”贝克先生也不笨,他深深地点头附和道,“我爷爷一直想要开拓东亚业务,看来我很有必要去一次中国。”
一直在认真做笔记的摩曼小姐露出了憧憬地表情道:“环球旅行啊……Boss,我也要去!”
“你们……”
我们的袁大师真还没有理由阻止他们跟自己回赛里斯,也没有必要阻止他们。
他耸了耸肩膀道:“那好吧,欢迎你们加入我的旅程,也欢迎你们参加我的婚礼。不过……”
不过在回国之前,他还要搞一个大新闻。
他对着爱手艺大人摇了摇头道:“不过,霍华德。你就别跟着去了,这里离不开你。”
然后袁燕倏向着一旁的佣人招了招手道:“伙计们,现在是……”
“香槟时间!”
“嗵!”
介绍一下这几位美国早期文化界大人物,省的大家百度了。爱默生是美国早期的哲学家、文学家,引领了 19 世纪美国超验主义哲学的风潮,也被认为是美国早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梭罗是十九世纪中叶美国著名作家、哲学家和废奴主义者。他的文学作品中最有名的是散文集《瓦尔登湖》,而他最重要的政治学著作就是《公民不服从》。甘地和金的“非暴力抵抗”就来自与他。霍桑是《红字》的作者,不多说了。约翰-缪尔是美国最早的环保主义者,他在《美国的森林》中写道,“上帝爱惜森林,但他无法从人类的工具中拯救森林,只有山姆大叔可以。”。这让老罗斯福开始签署建立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的法案。马克-吐温可以说是《大西洋月刊》捧红的,他本人最喜欢的杂志。亨利-詹姆斯是十九世纪后期美国著名作家,被誉为西方现代心理分析小说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