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靖帝也认为,如果北地大捷是真实的,没有虚报扩大,那么这种封赏,也是理所应当,众臣包括苏旭都不应会反对。
他开口说道:“既然你们已经拟好了述功的名单,就按这个名单拟旨,封赏有功将士吧!”
突然,苏旭走出朝班,大声说道:“不可呀!皇上,此种封赏十分不妥。”
顿时,朝堂之内又响起了一片嗡嗡之声,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时候苏旭还会站出来反对,北地大捷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他苏旭也没有反对的理由呀!
庸王一对牛眼瞪的溜圆,那目光像是要把苏旭吃了一般,他心中骂道:这个老王八蛋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跟我作对呀!到了这个时候还反对,他还有什么反对的理由,就像一个橡皮糖一样,烦死人了。
惠靖帝也十分诧异,问道:“苏丞相,你有什么异议,难道觉得封赏重了吗?”
只见苏旭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非也,老臣不是觉得封赏重了,而是觉得这样的封赏,不足以酬边军将士的功绩,而是认为封赏得太轻了。”
苏旭此言一出,大殿内又是一片哗然之声,庸王心道,这老小子想干什么,什么时候变性了,难道是想同我示好吗?
惠靖帝心中也有一点想不通,庸王和苏旭这一对翻脸门神,什么时候能尿到一个壶里了,难道他们两人联手了吗?
只见,苏旭继续开口讲道:“陛下,这次北地大捷,为我大炎国数十年未有之胜绩,足以彪炳史册,这种封赏会让外人以为朝廷刻薄寡恩,慢怠有功将士,与我朝廷风评不利呀!”
“那以你之见,该怎么封赏?”惠靖帝开口问了一句。
苏旭看了一眼对面的庸王,这一个眼光让庸王十分不自在,有一种被人盯上的不爽感。
苏旭说道:“云中郡守任道善,运筹帷幄,居中调度,居功至伟,只给个兵部侍郎的虚衔不合适,我建议将任道善升任并州刺史,才能配得上他的功劳,令狐不凡和方汝成也要加从三品兵部侍郎衔,这样才方为妥当呀!”
惠靖帝看了庸王一眼,说道:“庸王,你认为苏丞相的提议怎么样?”
“微臣无异议。”庸王说道。
他心道,这苏旭脑子进水,提议对我的人进行封赏,我当然没有意见了。
可话一出口,他突然醒悟,这任道善要是升任并州刺史,那这云中郡郡守由谁来担任?这老小子是不是在这儿,给我挖个坑呀?可是话一出口,他也收不回来了。
不过,他又接着补充了一句,说道:“陛下,只是任道善调离云中郡后,这云中郡守该由谁来接任,这云中郡可是北地三郡的核心,不得不慎呀!”
“苏丞相,既然这是你的提议,那你就来说说,任道善升任并州刺史后,云中郡的郡守由谁来接任?”惠靖帝开口向苏旭道,他也想看看苏旭,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回陛下,任道善升任刺史以后,统领全并州之军政,北地三郡均在他的统一调度之下,北地的防务应该更为牢固了。至于云中郡守的位置,我提议由令狐不凡转任,定里空出的郡守由大兴县县令萧敬接任。”苏旭一副胸有成竹地说道。
北地三郡中,云中郡是大郡,人口、钱粮都相对充足,军马也相对强壮,是三郡中最大的一支力量,可以说是三郡之首,所以郡守的位置就要重要一些了。
听完苏旭的话,惠靖帝对苏旭的意思心中已经了然,这苏旭是想把任道善明升暗降调出云中郡,然后把云中郡换上中立的令狐不凡,悄然又把这个萧敬推到定里郡守的位置,不过对惠靖帝来讲,云中郡这个重要位置由令狐不凡出任,他更安心一些,这种安排他完全能够接受。
庸王这个时候就有些郁闷了,苏旭的提议他没有办法反对,有功的任道善是升官了,他没法说,换上去的令狐不凡,又是皇帝的人,他也不敢说,让他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但他还是心有不甘,说道:“陛下,任道善升任刺史,令狐不凡接云中郡守,我都没有什么意见,只是不知道这萧敬是何许人也,直接从县令提拔到郡守,是不是太唐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