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头瞧见许东年也上了船,他一边将插入水中的长长的竹蒿,从船头那个洞里拔了出来。
一边笑道:“过河一角钱,你这过去又回来,待会可要给我两角钱。”
随着定住船身的竹蒿被拔出,铁皮船缓缓的移动了起来。
许东年笑道:“行,回来给你两角钱,然后去你们村里,把你和我们村王婶的事挨家挨户说去。”
老刘头顿时拿起竹蒿作势要敲他的头,讪讪道:“臭小子,上回不是给了你们每人一毛钱封口费吗,怎么就没封住你的口。”
许东年往后一跳躲出攻击范围,哈哈笑道:“一毛钱,你打花叫花子呢。”
老刘头将竹蒿插入水中,用力一撑,船身便立刻往前驶去,嘴里说道:“臭小子,一毛钱还打花叫花子,你们三人就是三毛钱,三毛钱我不知道要撑几回船呢。”
“又瞎说,上回那个外乡人,你一趟就收了人家一角二分钱。”许东年无情戳穿。
老刘头摇摇头,不再和他争论,说了一句“你要敢说出去,我打烂你的屁股”,然后专心撑起船来。
许东年耸了耸肩,沿着船的边缘走到船尾歇着。
这条铁皮船长约六七米,两头椭圆形,船肚处宽约两米,靠近船尾处有个铁皮棚子,可以用来躲雨,不过比较小,只能容纳一两人。
坐船的人一般都是在凹下去的船肚位置站着。
最多可以十几二十个人一起渡河,有时候还会有村民赶着大黄牛上船过河。
此时这条铁皮船已经行驶到河中心,这里水流比较急,老刘头站在船头,熟练的将竹蒿挥舞着,左边入水拔出,右边入水又拔出,整条船竟是四平八稳的朝着对岸驶去,一点也不颠簸。
由此可见这老刘头撑船确是一把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