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海外部署的部队,则是只配属步兵炮,至于八十毫米速射臼炮,则是不装备,所以相应的增加了两门步兵炮,每个步兵炮连有六门步兵炮。
这些步兵炮平日以炮兵连的模式进行训练,战斗时候抽调若干门步兵炮直接加强给步兵营。
直接伴随步兵作战,随时为步兵提供火炮支援。
这种步兵团的火力支援的不同配置,也是看的出来大唐陆军正在抛弃以往的那种千篇一律的固定编制,开始根据作战地区的不同,灵活采用不同的编制和战术。
本土驻防的部队,朝着重型化发展。
而海外部署的部队,则是朝着轻量化发展。
这一点在火炮方面体现的非常明显。
驻防本土的部队,除了少数专门驻防山地,地形比较复杂地区的部队,其师属炮兵团是配属两个营的七十五毫米榴弹炮加一个营的野战炮营外,其他部队的师属炮兵团,都是清一色的两个七十五毫米野战炮营加上一个七十五毫米榴弹炮营。
的更上一级的军级支援火炮也同样如此,那些大口径的加农炮之类的,基本只在本土可以看见,在海外的陆军部队基本看不见的,顶多看见榴弹炮而已。
如今到了团营级支援火炮也是同样如此,陆军在本土方面选择了步兵炮和速射臼炮相互搭配的模式,甚至都打算在步兵营级别直接配属六十毫米口径的速射臼炮。
但是在海外部署的团营级支援火炮,则是采取了清一色的步兵炮,抛弃了速射臼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