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给近卫军搞出来的编制,有些类似近代军队,但又不像。
按照他的设想,他是准备以长矛兵和火枪兵作为主力,搞多列纵深的线列战术,中间乃是长矛兵,两翼是火枪兵,这两者的比例应该是一比一的。长矛兵以三十人为一队,一共六队,居于中军。两翼个有九十名火枪兵,也是分为六队。
但是很可惜,黄竹山里根本没有那么多火枪,根本无法做到李轩设想中的比例,所以他只能是降低要求,有多少火枪就用多少。
按照他的预计,两个月后,近卫军就应该能够装备二十支左右的火绳枪了,虽然还是不够用,但是勉强也能配合长矛兵作战了。
同时由于近卫军人数少,他也不可能玩五六列纵深的线列战术,只能勉强玩三列的线列战术。
为此,他准备把近卫军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火枪兵,一部分是长矛兵,一部分是刀盾兵,并采用线列战术。
其中作为主力的乃是长矛兵,一共有三队,每队十四人,作战的时候居中列阵,前后排成三列。
火枪兵有四队,每队七人,作战的时候配属于长矛兵的两翼,前后两列。
最后则是刀盾兵,每队十四人,一共两队,配属于火枪兵的后方,用于保护线列的侧翼,不过更主要的还是用于在敌军溃散的时候,上前追击斩杀敌军,扩大战果!
上述每个小队包含队长一员,队副一员。
按照李轩自己的设想,近卫军作战的时候,严格遵照线列战术,和敌军接阵的时候,如敌军缓慢前进,则是用火绳枪进行多排轮射,但如果敌军是高速冲锋,则是在五十米到百米内的距离不开枪,等敌军进入五十米之内,甚至二十米内进行齐射,换句话说,只开一枪!
之所以在敌军冲锋的时候不用轮射而是用齐射,这是因为李轩觉得,近卫军的火枪兵本来就这么一点,如果还搞多排轮射的话,每一次射击只有零星的几声枪响,还不如在最后关头玩一把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