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赠白马王彪】</P>
太子刘此刻正在宣明殿读书。</P>
今日为他讲课的是太子太傅荀悦,讲课内容是荀悦特意为太子编订、并得到皇帝认可的教材《申鉴》。</P>
“……君臣亲而有礼,百僚和而不同。”荀悦在讲到其中一个篇章时,语气一顿,煞有其事的问道:“不知殿下以为,此话作何解?”</P>
由于此前便与侍臣们温习过功课,刘稍一思索便答道:“这话的意思是,君上和臣下相互亲近并且遵循礼法,要做到亲而有度、亲而不昵。而臣僚之间就要做到和睦相处,但遇到政事不能随便附和,得有自己的陈见。”</P>
荀悦听罢,眉头微舒,忽地又皱起,他知道太子身边有和洽、何宗、薛综这样的饱学之士,更有那几个才华了得的太子舍人,在温课读书的时候难免会各抒己见,而太子也会将其吸收提炼成为他自己的东西。</P>
以往的时候荀悦并不觉如何,直到现在他忽然后知后觉的想到,太子的这些想法和这些话,究竟有几分是发自胸臆,几分是受了他人的影响?</P>
但荀悦即便是老师,也不好直接对太子提出质疑,只得勉强颔首,抚须掩饰心中的焦虑:“前面这话,殿下所言很是中肯,但后面这句,老臣如今却有不同的看法,想与殿下共论。”</P>
《申鉴》这卷书都是荀悦写的,身为作者自然有最终解释权,何况他还是老师,刘忙表示不敢,做出恭听教诲的样子。</P>
荀悦于是说道:“臣僚之间和睦相处,共同襄赞君王,此诚治国之风。但群臣之间,或因公事、或因私怨,必有不谐之处,此非人力所能更改。故而为君者见此,不是强求同心,而是允许臣僚之间在‘和’之外,有所‘不同’。”</P>
刘听到这样的说法,若有所思,但还没给他思考多久,皇后身边的赵长御便匆匆走了过来。</P>
荀悦仿佛猜到了什么,拱手说道:“刚才的建言,还请殿下深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