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百姓在梁山的管理下生活慢慢有了起色,没了那些繁重的苛捐杂税,每年只要将地里产出的三分之一粮食上交就可以,所以慢慢地他们手中也富足起来。
由于赶上过年,梁山上的学堂先生早早地给这些学子放了年假,那些军团长们的家眷为了和自己的夫君团聚,都奔向了他们驻守的地方。
南宋的使臣陈康伯此时也在梁山,刚开始我并未直接见他,而是让公孙胜探探南宋朝廷的态度,在摸得差不多后,我便邀请他今日一同赶年集。
我一边走一边对陈康伯说:“陈大人这次来梁山住的可还习惯,我们梁山晚上山风大,要是陈大人感到寒冷可令人多加被子。”
陈康伯朝着我拱拱手,笑着说:“已经很好了,陈某也不是什么娇贵之人,也是贫寒出身,没有那么多讲究。不知公孙道长和元帅说了吗,你们梁山对我们这次的和谈有什么看法?”
我并未接话,而是伸手指向大集上熙熙攘攘的百姓:“陈大人看看我梁山百姓和你们南宋百姓有何不同?”
陈康伯有些懵,不都是汉人吗,这有什么不同?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了端倪,因为在这个大集上所见的百姓都是面色红润,一个个脸上挂着笑容,这种笑是从心里映射出来的,这个做不得假。
陈康伯有些疑惑地说:“时迁元帅,为何你们这里的百姓都如此高兴呀?”
“哈哈哈...陈大人,那是因为我梁山管辖的地方没有苛捐杂税,没有繁重的税赋,百姓无人敢欺负,官员无人敢贪墨,将士们一心杀敌,以保证他们的亲人在后方不受欺负。”
接着我又说到:“我知道你们南宋朝廷一直以贼寇和反贼来称呼我们梁山,但你们反思过吗,为什么我们要造反?还不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横竖都是一死,搏一搏万一成了呢。你看如今梁山不就成了吗。”
陈康伯叹口气道:“其实我们也知道朝廷的政令有问题,可自宋一朝,朝中大臣们早已经习惯了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之前也有改革,王安石的变法不就是例子吗,但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我接过话头:“所以呀,陈旧不破不能立新,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失败,那是因为他的变法触及了很多人的权利和利益。你知道为何我梁山的土地改革这么顺利吗?因为我们梁山士兵全部都是来自百姓,你说谁要是敢和老百姓争夺利益,他们能不拼命吗。”
来到一处羊汤摊子,我拉着陈康伯找个地方坐了下来,随行的十几个护卫也都分散在四周,我们这一行人并未引起百姓的关注。
我对老板说:“来两碗羊汤和两张烙饼,你这里有糟鱼吗?”
那羊肉汤老板笑着说:“有的,昨夜刚闷上,现在吃正好,客官来几条?”
“先来上八条吧,不够再要。”
我对着陈康伯笑着说:“陈大人入乡随俗,尝尝我们梁山的地方特色,这口味在你们南方是品尝不到的。”
正说着话,老板就将两碗热气腾腾的羊汤和烙饼端了上来,随后又将还带着鱼冻的糟鱼上来了。
望着面前奶白色的羊汤,散发着诱人的鲜味,陈康伯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我招呼着他赶紧吃,这羊汤一会凉了可就失了风味了。
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无广告阅读爱读免费小说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