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汴梁城后我们料理完酒楼的事项后便急匆匆的奔向城北的方向,其实那处庄园前些日子我们就看好了,价格也不贵,原先的老主人因为身体原因过世了,他的儿子在外地做官不愿打理这些杂务,索性就托人给售卖了出去,正好让我们给碰着了。
找到中间人联系好了时间,就直接付完银两,然后到官府将地契给改了过来。
既然说好了这庄园让吴拢其来打理,那名字就直接写上了他的,另外我们在暗下里又拟了一份契约,是吴拢其和梁山的,毕竟这也算是梁山的公产。
这处庄园人口不多,也就二三十户的样子,好在庄园的旁边有一处不小的水塘,听庄子里的人说这里面应该有不少大鱼呢。
我们在官府备了案,重新写了一份崭新的地契,这处庄园就算是归我们所有了,当然对外的主人是吴拢其的名字,高兴的这货嘴巴就没合拢过。
和吴用不同,这吴拢其身上没有太多的迂腐之气,也没有吴用的阴郁神色,还算是比较好交往的。
除了留下几块主要的土地种植粮食外,其余的全部都规划种上了青菜,先把酒楼的供应问题给解决了再说。毕竟这汴梁各种食材太贵了,为了节省成本我们必须从源头上下手。
我专门将前段时间留下的芝麻种子取出来交给吴拢其,告诉他一定要找块好地给种下去,等过段时间收获了能研磨出不少的香油出来。等到了冬日天冷之时,这芝麻可以研发好几个新菜,到时候绝对会大卖特卖的。
在庄园里过了三天后,我和孙新骑马返回了东京城中,不回去不行了,顾大嫂托人来捎信说酒楼的生意太火爆了,她一个人根本忙活不过来。
孙新骑在马上和我聊着:“时迁兄弟,我看这吴拢其可比他那本家叔强多了,看着就像是个干事的样子。”
我拉了拉马缰绳,向着孙新靠得近了一些:“现在还不好下定论,等日后时间长些才能知晓。”
就这样我们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一边聊着一边进了汴梁城。
这还没到酒楼门口就能看到门口处人来人往的格外热闹,有不少脸熟的客人,也有好几个外地来的行商,看来这聚义楼的名声确实在京城打开了。
顾大嫂看到我和孙新进门后就是一阵嘟囔:“你们两个大男人真行,这酒楼你们放下就不管了,要不是老娘前后忙活着,这酒楼早就散摊子了。”
孙新陪着笑脸缓步走上前:“娘子,你看我们不是忙着山庄的事情吗,这一忙完就加紧回来了,不信你问时迁兄弟,我可不敢扯谎。”
这梁山上有两个人怕老婆出了名,一个是矮脚虎王英,另一个就是这孙新了,山上的好汉们有时喝酒无聊了经常把他们两个扯出来调笑,不过他们两个也不生气,还满山寨炫耀他们的娘子性格豪爽。
孙新哄着顾大嫂牵手向着柜台内走去:“娘子,你这几天这么辛苦,晚上我好好给你揉揉肩膀。”
顾大嫂满面红光地念叨:“你个死鬼,当着这么多人也不怕羞。”
孙新环顾四周,看到我在旁边嘿嘿直笑时,他对着顾大嫂说:“叔叔又不是外人,自家兄弟怕啥?你说是不,时迁兄弟?”
看着这两口子恩爱的样子着实让人感到羡慕,我不禁心中叹口气:什么时候我也能找个贴心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