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来了,G城的废墟变得漆黑寂静,发电系统已经挂了。
太阳能发电机被掉下来的卫星撞坏,潮汐发电机也因为海水上涨就停摆,很难再修复。
庆幸的是,核电站在卫星坠毁时挺住了,没遭受多大的损伤,但随着海水上涨,它们面临着很大压力。
无奈之下,詹英听从专家建议,启动了核电站关停程序。
关停核电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把核燃料取出来就得整整花上10年。要想彻底搞定,得花好几十年的功夫。
专家们一直在想办法,希望尽量省事省时地处理核电站,以防止大规模海洋污染。
海平面上涨后,整个国家从南到北,沿海地区都被海水覆盖。
其中辽省、鲁省、苏省、浙省、闽省、粤省六个省份全部被淹,皖省和桂省也有部分地区被海水淹没。
末世后第四年,满目疮痍的华夏大地又开始了新的劫难,热闹嘈杂的大迁徙开始了。
这是史上最猛的搬迁,横跨十几个省份,牵涉几千万的人口,全国人民都参与其中,这是一部超级惊险刺激的壮丽史诗。
选址、建城、搬迁,每个步骤都得慎密设计,不能出现一点的差错。
关于海平面上升的具体数据,专家组和民间的组织讨论不休,大家各执一词。
有人说,南北极的冰全化掉,海平面将要涨70米。不过也有人怀疑,这数字不靠谱!
因为以前有部科幻电影《漫游地球》里说,末世南北极冰川融化后,十年内海面涨了300米。
那部电影当时可火了,票房爆棚,传播超级广,深入人心,现在专家要辟谣,但大家似乎都不太信。
可要是海水涨了300米,这得被淹成啥样啊?到哪儿才能安身立命呢?
G城选址的时候,大家也吵得要命。
有人说要搬去滇南或者川藏高原,只有那里才安全。也有人觉得没必要,搬那么远纯属耗费人力物力。
后来呢,黄天明出示了一堆严谨的数据,表明了300米这个数字其实靠不住。不能光凭影视剧就下科学的结论嘛。
最后,听说粤省新基地都选定在桂北了。有了这些基地作为依托,G城搬到那里也算是不错的选择。
桂省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天灾过后,当地仅剩下五分之一的人口。
海水涨潮后,桂南大部分都被淹没了,只有一座城市L城幸存下来——末世前那儿的螺蛳粉很出名,当地人也超级热情好客。
G城的选址就在L城附近的郊县,不久的将来,海水涨上来之后,这里将会成为一座崭新的海滨城市。
按照市首大人的规划搞好城市化建设,可以方便附近几百公里的居民来这里交易物资。官方是大力支持的,他们赶紧从附近调来一些机械设备帮助援建。
听说确定了这个地方后,沈蕤和林思阳去现场查看了一下。
桂北山清水秀,资源丰富,果然很不错!
这里的山上有很多石灰岩,直接就可以拿去煅烧水泥,还有红泥可以拿来烧红砖。山上还有不少竹木,都可以砍来盖房子!
有了这些建材,盖房子啊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另外,桂北的水资源丰富,淡水供应充足,还可以用河流的水力发电给整个G城供电,比核电省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