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众将士总算穿上军装。
赵构已认可所有参军的将士,甚至连赵佶私封的那些官将,也都被认可。
现在他们总算不用捐钱发工资了,所有人的积极性高涨,训练更卖力。
可惜,这一切暂时都与赵九龙无关。
赵九龙怕读书少,误会李纲的意思,将信拿给赵宣和几人看。
赵宣和这位大神,看一遍就懂:
“李纲这是借风景劝你,去南方有凶险,千万别去。”
赵宣和知道赵九龙没多少墨水,指着诗的最后一句解释:
“此去无故人,你别误会是你的故人要死。李纲将你当成故人,是说你一去就没了。”
这解释够通透,林香破口大骂:
“赵构这昏君,我们拼死拼活给他打江山,他竟要害九爷,我们反了。”
造反赵九龙还没这本事,他想到一法,将众心腹招集起来。
“我决定辞官离开。”
众人皆惊,马三枪问:
“九爷为何要离开?皇上封你为兵部尚书,比安抚使官更大,这对我们抗金更有好处。”
提到升官的事?赵九龙脸皮抽了抽:
“我并非不抗金了,我这次辞官,是去外面联系各地义军,壮大抗金队伍。”
众人松了口气,他们才被赵九龙忽悠上道,赵九龙要是抽身?
“联系那些,我们去就可以了,九爷还是去临安当兵部尚书,远比去联系更重要。”
这帮人将赵构当成好人,最后赵佶认命的官职,甚至徐平两人的爵位,赵构也承认了,并补上圣旨。
“大家相信我,绝不会不顾大家当逃兵。我有些事,要嘱咐大家。”
赵九龙不得不如此,赵构连在岳飞身上使的招数,也用在他身上?已铁了心要对付他。
现在不走,他又不反?搞不好真要被赵构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