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刘豫已遭到报应,我们这就将你入土为安。”
这样的场合,赵九龙没忘记一些事。
几人抬着一块门匾上来,可惜没了陶庸,已很少能认出赵佶的字。
“太上皇已知道这里的事,这是他为这里祠堂题的字:忠义祠。”
这次赵九龙没有忽悠大家,赵宣和出面忽悠。
赵九龙认为这种场合,不应该假冒赵佶提字,对众将士不尊重。
赵佶非要弄,赵九龙的劝说都不听,只好由他。
效果倒很不错,大家听说是赵佶写的,全都跪下大赞。
“太上皇没忘记我们,他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太上皇真乃仁义之君……”
骗这么多人,赵九龙暗自不爽。
赵宣和激动不已,他可能好久没听过这么多好话了。
“大家快快请起,太上皇绝不会忘记大家。他听说这里的事后,又高兴又难过。待收复河山后,他会亲自来这里,祭拜众将士。”
赵宣和这招很不错,收尽济南府的民心。
现在的济南府,只认赵佶,不认赵构那位皇帝。
赵宣和一高兴,本该由赵九龙做的事,他全包办。
“这是太上皇对众将士的封赏。”
轮到众将士高兴了。赵宣和照功劳簿上的名单,一一进行封赏。
徐平被封为县子。关胜封为乡子,虽是最倒数一二个爵位,现在能得爵位者,远比官位少得多,有不少的特权。
爵位远比当官更光宗耀祖,见到宰相,他们也可以不用行礼。
以后犯了事,也要由朝廷派钦差来处理。
当然,赵宣和封的这些,还得要朝廷认可才行。
死去的陶庸,也有不小的追封。
几人激动得脸红脖子粗。看到徐平那样子?徐蕾又羞又急。
“赵大哥,你怎么将爹爹也弄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