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九龙也站在人群中,如身在梦中。
太顺利,他们并不是想将这三千楚军消灭,是想将他们招过来。
定下擒贼先擒王之计,有杨庆林这个高级卧底,军中将领一锅端并不难。
赵九龙最怕的就是兵变,一旦这些士兵抵抗,他们会两败俱伤。
万没想到,没一个士兵站出来反对。
全部乖乖放下武器,大喊投宋。
这结果,赵九龙反而很担心。
连他们将领的死活,也没人顾。
一支没有归属感、没有团结心、没有纪律信仰的军队,能打得过如狼似虎的金军?
“九爷真乃我宋之卧龙矣,轻松将这三千人吃掉。以后,我们再不怕伪军围剿了。”
曹宏非常高兴,他打这么久的仗,也没打过如此完美的收割战。
以前他只觉得赵九龙是普通的江湖人,对方又是满江红,又是计吞三千兵。
曹宏已将赵九龙,升到诸葛亮的高度。
“这次之后,唐恪不一定会再派人来围剿。我们的重心,要转到汴京城中去。”
曹宏点点头,有人到来,他没再叫九爷。
“赵将军,我们以后如何做?”
赵九龙也没更好的办法,汴京城现在还是唐恪的地盘。
一旦兵乱起来,不知会有多少人送命。
汴京才遭受致命战乱,赵九龙不想冒这样的险。
“当前最主要,还是挖人,尽量不要和他们有大的冲突。”
柴正宇问:“有好几个俘将愿降,如何处理他们?”
降兵易得,降将难求,曹宏大喜:
“既愿降,何不让他们写信,劝降唐恪的人将功折罪?”
被俘就降?这样的人,赵九龙有点不放心。
他不了解那些人,看向熟悉那些人的杨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