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路转运使、重庆府知府游似,在杨楫的劝说下,终于愿意开城投降。条件是放那些想要离开的官员及家属离去,并且调拨一批粮食前往重新府救济难民。
算算时间,从最早王坚的夔州军威胁重庆府到如今,差不多已经有一年时间了。
重庆府确实应该已经粮草耗尽。
赵斌自然不会反对这样的要求,不过他却加了一条:别人可以走,游似却得留下,替他效力。
这看着像是在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游似开城投降,不管是什么原因,已然自绝于宋廷。
所以赵斌这么做,其实是在收拢人心。
因为游似和崔与之一样,在蜀地拥有极高的人望和名声,而且为人直正,广有贤名。还在后世被人称为蜀中四贤相之一。
在南宋末期这样的黑暗时代中,这样的人太难得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游似这种人身上寄托着蜀地的气运和大义。
得到他的效忠,不啻于数年的苦心经营。
游似虽然是为了保全重庆府百姓而选择投降,可终究对名声有损。
所以赵斌主动加这一条,就是为了投桃报李,主动挽回游似的名声,让外人感觉他是被迫效忠赵斌的。
以游似的智慧不可能不知道他的好意,可以很好消除双方未来的隔阂。
话说,自从得到蜀地之后,赵斌发现自己似乎拥有了某种看不见的东西附体。
以往高不可攀的顶级人才和名士,也逐渐开始接纳他了。
游似,只是一个开始。
相信有着这位蜀地贤者作为表率,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主动投入到他的麾下。
不过这种事情,有利有弊。
毕竟人才的定义,是有时代局限性的,而名士多为沽名钓誉之辈。
赵斌所看重的人才,更注重实干能力。
所以他决定在自己打造的行政体系中再加一条:未来主政一方的官员,不管什么身份来历,都要有足够的基层经验…
甚至他还准备等有时间后,专门再开设一个政法学院,以及弄出公务员的考核制度来…爱读免费小说app更新最快,无广告,陈年老书虫客服帮您找想看的书!
......
重庆府投降后,游似继续被赵斌所重用,封为西川巡察使。让他帮助杨楫尽快稳定蜀地局势。
果然,有了游似的榜样后,之前一直反抗态度坚决的蜀南地区,抵抗意志也飞速开始瓦解。
泸州、嘉定、叙州等地陆续开城投降…
整个蜀地,很快就只剩下成都府,依旧紧闭门户,誓死不降。
杨楫多次派人前去说降,并且愿意给于郭正孙高官厚禄,却每一次都被他严词拒绝。
其实郭正孙不是不知道朝廷已经指望不上了。
而是因为蜀地是从他手中失去的。
如果此时投降,那么将来世人会怎么看待他?未来的同僚会怎么看待他?
从古到今,就没有几个像他这样丢失大片领土,坚持不下去后投降的人,能够善终的。
即使有,也要背负上无能或者奸邪之类的恶劣名声。
这显然是一直爱惜名声,以忠臣自居的郭正孙无法接受的。
他可以城破身死,可以被朝廷撤职查办,唯独不能接受失去一切后再做个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