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高明,确实如此。”姜桓说道:“程良带兵攻取慎阳城,中途得到大皇子刘正相助,得以击败典韦,切断了曹军退路,以及从荆州运粮的粮道。原本朝廷兵马正是志得意满,认定此战必胜之时,突然之际,遭逢此变,局势反转,不免士气丧尽。曹操趁此良机,全军出城,杀得张、高、徐、牵四位将军大败。”
“好。”刘备一拳打在了桌案上,表情极为兴奋。
“一切事态发展,都如预料中一般。孙坚既然已经行动,那我军也当可实战计划了。”
姜桓也是十分欣喜,不过紧跟着,眉头又皱了起来:“可是,大哥身为汉室宗亲,总不好公然反叛朝廷,要与曹贼合作,总该找个理由才是。”
“合作?哼哼……”刘备面露不屑:“曹操,国贼也,怎配与我合作?早晚必要除之。”
说完之后,他又沉吟道:“不过二弟所言,也是有理。这个理由么……一时之间,倒也不好琢磨,不过也不必担心,如今朝廷内外,矛盾冲突不断,早晚会给咱们送来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去,先将那陈群带来见我。”
“小弟遵命。”姜桓领命,随即退了出去。
刘备重新推开了窗户,此刻天空之中,已然下起了小雨。他屋外的院落之中,一颗看似早已破败的松树,竟然又长出了几根鲜嫩的枝丫。
“陛下啊陛下,你我同为刘氏后裔,眼见你无力收拾这等局势,不如就让皇兄我,再替你推波助澜一把……”
刘备抬头看向天空,目光之中,精芒闪烁……
“陛下……”荀彧捧着一份奏报,走到了刘赫面前。
“我军安城一战大败。张勇、高顺二将,损失兵马约三万余。徐晃、牵招大军,损失兵马约两万四千。如今张将军屯兵汝南郡上蔡县城,高顺将军屯兵平舆城。徐晃将军驻扎阳泉,牵招将军驻扎合肥,暂时休整。”
“意料之中。”
刘赫两日前接到飞鹰传书,知道孙坚暗中调动了数万兵马,同时原本分别驻军柴桑和彭泽的孙策、周瑜二人,忽然不见了踪影,扬州刺史刘繇,三日前忽然在家中被刺客所杀,那时他就猜到了曹孙两家已然暗中联合。
只是孙坚向来对朝廷称臣,为免世人悠悠众口,因此才不得不假扮成曹军行事,他自己也不敢公然露面,只能派出从来不曾和朝廷兵马接触过的孙策、周瑜二人出马,以免被徐晃等人认出。
“陛下,此战堪称陛下登基一来,朝廷最大的一次败仗,虽说朝廷实力雄厚,损失五六万兵马,也不至于伤筋动骨,然而将士们向来习惯了打胜仗,即便战败,也从未有过如此巨大损失,如今乍逢此大败,只怕会影响军心。”
荀彧不无忧虑地说道。
刘赫摆了摆手:“这倒不必担心。军中上至将领,下至小卒,这些年渐渐傲慢成风,颇有藐视天下群雄之意,经历此败,让他们长长教训,未尝不是一件坏事。只是,此战可以看出,曹操与孙坚,已然暗中结盟。刘繇之死,定是孙坚所为,如今他已吞并了刺史府约三万五千人,掌控了整个扬州,再加上这些年招兵买马,如今兵力恐不下于二十万,他二人联手,倒是不好对付了。”
荀彧走到挂在墙上的那副巨大地图前,指了指徐州:“却不知徐州的刘备,如今究竟是何打算。不久之前,青州海盗之患,陛下委任他率军进入青州,平定叛乱,若此人也和曹贼勾连,一夜之间,便也席卷青州到那时,曹、孙、刘三家联手,即便益州刘焉重病在床,没有威胁,天下局势,也对朝廷大为不利。”
“言之有理。”刘赫抬头看了看青州和徐州的地图:“传旨,迁泰山太守赵瑾为青州刺史,军师将军徐庶调任北海太守,陈留太守陈宫迁为安乐太守。另外,迁魏郡太守崔均为冀州刺史,命其从冀州征集军粮一百万石,秘密囤积在济南,随时备用。责令赵云将幽州军务交付田豫、田畴二人,即刻统领飞羽骑南下,驻扎魏郡。原北海太守孔融,年纪老迈,即刻返回洛阳,继任太仆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