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袁氏!没想到这董卓居然是袁氏的门人,这袁氏到底想做什么,竟然屡屡置国家安危至于不顾!”
众人义愤填膺,对袁氏行径大感愤怒。
崔钧摇了摇头:“袁氏四世三公,家声显赫,此举或是为了保全家族地位,抑或者有其他谋划,暂时不得而知。”
他忽然看向了刘赫:“不知老将军信中还说了什么?”
刘赫一愣,这才想起来,自己只看到一半,就已经被董卓这个名字给惊到了,还没来得及看后面的内容,赶紧拿起这封信继续读起来。
“嗯?老将军提到,说会让他侄子前来雁门,请我庇护一二。此人是他早逝的兄长的儿子,名为皇甫寒,字清冷,二十三岁。”
程良第一个跳出来欢呼:“好啊,皇甫老将军的侄子,武艺定然不差,这回军中又多了一名兄弟!”
刘赫却说道:“不然,老将军说了,他这侄子幼年丧父,之后体弱多病,难以习武,平里都是在家中读书用功,哪怕是外人也极少接触。老将军待他如亲子,如今遭逢大难,未来难期,为了不耽误其前途,故而拜托我等照拂。”
众人这才明白。
张勇算了算子。
“原来如此,老将军心系社稷,实为可敬之人,他既有托付,我等自当照办。只是这人既然体弱,想必不善骑马,若是驾车而来,估计还要半月多方可抵达。”
“嗯,既然是个文人,那到雁门之后,让他留在馆城协同处理下政务,后有机会举为茂才,也算对老将军知遇之恩聊表寸心了。”
刘赫嘴上说着皇甫寒的事,可心里依然在想着董卓。
事讨论完了,崔钧等人纷纷告退,而刘赫已经心绪如潮了。
“看来我这蝴蝶效应带来的影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连汉灵帝也因为我的出现,而很可能会提前了两年驾崩,却没能改变董卓掌兵,雄霸西凉的局面。我隐约记得,原有历史上,董卓在一次罢免之后,确实是得到袁隗等人的举荐才得以复出的,结果董卓进洛阳后,袁绍起兵讨董,第一个遭殃的就是袁氏这个他的大恩人,整个袁家最后被满门抄家,不可谓不惨。也不知道如今这袁氏究竟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