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队刚进入常德府首邑,几名官员便领着大队兵卒迎来。
不是抢劫掠夺,
而是为护住对方周全,以防那些刁民扰了财神爷。
虽说现如今各省州县不怎么听从朝廷调令,
越来越向三国时期诸侯并立局面靠拢。
但甭管怎么着大一统名义尚在,基本行政体系在照旧运行。
因此像匪寇那般,不分青红皂白胡乱抢掠行为,
当地官员不会去做,起码明面上不会。
否则传扬出去,谁还敢来你这儿经商买卖?
市场一旦不流通,
再多黄白也变不成锦罗绸缎、金银玉器。
尤其领头者是久负盛名的沈半城,
手指头随便漏点都够寻常人家几辈子吃喝不愁。
如此大商人到访,
这些官员全部眼巴巴瞅着捞些好处呢,岂能怠慢。
至于城外饥民,
在他们看来不过命如草芥,爱死爱活由着去。
自己还没吃饱,哪有闲工夫关心升斗小民。
这点从入境以来所见所闻,便能窥探一二。
商贾们与官员如何虚与委蛇、利益周旋暂且不提,
待商队入城安定下来后,
秦诺便找上沈金山,询问救济赈灾安排。
是询问,不是协商、筹议,
意思甭管心里愿不愿意,
这事已经定下基调,不做也得做。
当然,
他没指望商贾拿出多少钱财,
关键是找个正当理由以及调拨些可差遣人手。
城外饥民那么多,
光凭狼人小队与庞天德等人,哪里够用?
脚底忙冒烟都应付不过来。
好在沈金山尚且有些良心,
以“一方有难,万众同心”为口号,动员大家捐钱捐物。
当地官员听闻商队要救济赈灾,很热情得派出兵卒,
于城外清理出空地,方便搭建粥棚。
但问及官仓有无柴米油盐时,连连摇头摆手。
套用那句台词就是“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宁无双揣着筹集来银票,
火急火燎跑到城中米行购粮,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原来常德府首邑早已官商勾结,
趁大旱天灾疯狂囤粮,高价售卖从中获利。
伏城每斗40文的糙米,居然暴涨至四百文,
且价格每日一变,只高不低。
店铺管事甚至很嚣张跋扈,
声称非常德府本地人士,购粮价格双倍,即八百文一斗。
“那人还说,哪怕报官也是这价钱。
我差点没忍住,要拿马鞭抽他。”
宁无双皱着眉头,气呼呼说道。
“幸好你没动手,否则被逮进衙门又得被讹一笔。”
秦诺拍拍对方肩膀,安慰道:
“难怪当地官员那么热情,原来是打着坐地起价主意。
估计长风、致远两家去购买箭矢、辎重情况也差不多。”
“那咋办?
难道我们只能咬牙买800一斗的粮食,让那帮蛀虫赚得脑满肠肥么?
我咽不下这口气。”
宁无双咬牙切齿,明显被气到了。
姑娘,区区十倍而已,
你若是见过【世界面額最大紙幣,六十億値幾何,僅買七十七粒米】新闻,
就不会如此义愤填膺了。
秦诺表情淡定,
将银票从宁无双手中接过,转身走出房间找到庞天德。
告知米行行径后,
这位相当憨直的镇抚同样忿忿不平。
不过他没像宁无双那般喊着要抽打管事,
而是分析对方敢这样做,背后必然有当地官员撑腰。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商队也不是奉旨赈灾的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