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和他攀谈着,互相问候。
“徐院士好。”
“我们之前在一个大会上见过,不知道徐院士还记不记得我。”
“还是像徐院士这样的年轻人好啊,起码以后还能为国家做更多的贡献,哪像我们这些人都已经老了。”
“三十岁的两院院士,以后肯定前途无量,迟早能成为人类首席院士。”
“以后我们大家就是同事了,有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徐院士尽管说,可千万不要好意思开口。”
“都是在网上看到关于徐院士的新闻,今天总算能见到真人了。”
……
徐源面对如此热情的众人,刚开始还有些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随即略作思考,便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正如刚才有人讲的那样,以他三十岁当选两院院士的履历,确实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前途无量。
今后成长为首席院士科学家都是正常的。
趁着现在提前熟悉认识,确实是人之常理的事情。
何况对他们来说,当选院士后负责的项目,也肯定会更加重要。
面对尚未掌握的技术难题时,能向徐源请教,说不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所以不熟悉怎么能行。
想清楚这些,当然徐源也不会多说什么,相反他很乐意看到,身边的院士教授都是这种态度,起码在负责新项目的时候,心情也能更愉悦轻松些,不用为这些事情过多烦心。
至于别人口中的人类首席科学家,他倒没怎么放在心里。
实话实讲。
能够成功当选两院院士,他已经没什么遗憾。
心里所剩下的追求,便是看着依靠自身的实力,来不断攻克新技术。
让人类文明向着一个美好的方向发展。
来实现内心的精神满足感。
在下一个十年二十年之后,回首过去的事,对此能够感到满意。
那便称得上圆满了。
所以面对大家的热情,他也丝毫没有摆,自己两院院士的天才架子。
同样快速站起身,脸上堆着灿烂笑容,和大家互相问候打招呼。
使得典礼厅内的氛围颇为热闹,充斥着欢声笑语。
直到时任科学院院长的白新周进入会场,整个典礼厅才重新平静下来。
众人要都回到各自的座位上,等着颁证仪式暨座谈会开始。
很快随着仪式正式开始。
由院长白新周发表开幕讲话,在寄语中特别提到了身为院士,要自觉维护院士称号的纯洁性,引起现场众人热烈鼓掌。尽管整段讲话持续的时间不长,却给现场带来了些许神圣庄严的气氛。
就这样接下来的时间,白新周站在台上,为新当选的院士依次颁发证书。
很快便轮到了徐源。
“下面有请徐源院士上台。”
伴随主持人员的呼喊,早就准备着的徐源,立刻站起身稍微整理下衣服。
然后朝台上的院长白新周走去。
近前后先是主动和对方握了下手,然后接过自己的院士证书。
两人共同站在上面合影。
这时徐源也听到,白新周传过来的声音。
“欢迎你加入科学院,希望接下来你能再接再厉,为国做出更多科学贡献。”
面对科学院院长的勉励,徐源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选择沉默。
当即铿锵有力的进行了回应。
“我会的院长。”
然后两人相视一笑点点头,徐源这才拿着自己的证书下去。
而当颁证仪式进行完后,白新周从台上下来,却又径直朝徐源走了过去。
徐源看着眼前的院长,还以为对方是有事,倒也没有多想什么。
直接站起身主动询问起来:“院长好。”
“是有什么事情吗?”
“没别的事,我就是过来给你提个醒,现在是不是该赶紧去工程院那边了。”白新周脸上堆着笑容,浑身轻松的对徐源说起这件事。
闻言徐源心里略显尴尬,没想到连科学院院长,都知道自己赶场的事了。
不过这事在对方心里,显然是件值得欣慰的事。
属于真为徐源考虑,并不在意科学院的院士,心里急着去工程院那边。
不等徐源开口,便又继续说道:“你放心过去吧,座谈会到时候我单独给你补。”
今天除了颁证仪式外,所谓座谈会,也就是和新当选院士交流。
属于比较常规的操作。
眼看院长白新周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他要是在矜持可就属矫情了。
毕竟对方都表示,要单独给他开座谈会了。
于是立刻开口说道:“谢谢院长,那我现在就过去。”
讲完他没有任何迟疑,随即便在大家的注视下,起身离开典礼厅。
对此现场大家也都非常羡慕,毕竟谁不想这个时候再跑去工程院那边,多参加一次颁证仪式。
王飞驾驶的专车,原本就在外面听着,徐源坐进去后立刻朝朝工程院总部驶去。
好在工程院总部也在燕京,这要是设立在不同的城市中。
那肯定没办法同时参加,两个院的颁证仪式了。
——
相比科学院那边,工程院这里熟人无疑更多,除了许崇兴和陈建方,还有航空领域的高玉河,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贾跃光等人。
显然都是为庆贺他当选两院院士,特意从其他城市赶过来的。
不过让徐源有些意外的是,到达工程院总部后,他还看到了张光意的身影。
要知道对方可是隶属于,再重新展开对氮化镓技术的相关实验工作。
而刚开始张光意得知这个消息时,心里面也可谓是非常担心。
还以为徐源撂挑子不干,放弃对氮化镓技术的研究工作了。
这才刚有点起色,就这样放弃的话,那可是整个科学界的巨大损失。
关键就算让别人接手,只怕也根本跟不上徐源的思路和方向。
徐源对张光意的表现,倒是完全在意料之中。
最终强调氮化镓技术已经有了进展,不会影响氮化镓雷达服役后,才算是让对方彻底放心下来。
按照数学学报之前的相关流程,平时发表在学报上的优秀论文,就会相应的记录下来并追踪,后续在数学界中带来的影响力。
然后编委从这些论文中再次抽选,递到徐源和马智明等主编级别手中。
确定三位获奖者。
由于去年在数学交流大会上,首次宣布了徐源数学奖相关情况。
对第一次颁奖,数学界内也都很关注。
除了海外也有不少媒体报道外,数学社区中很多数学人都开始讨论起来。
徐源毫无疑问已经成为数学大师,真正进入数学最高殿堂的人,以他名字命名的世界数学奖项,影响力目前或许不如菲尔兹奖。
但对于获奖者来说,也能称作是不错的荣誉。
转眼快两个月的时间过去,徐源和马智明这边,再对相关论文和影响力讨论,也正式确定出了获奖名单。
同时颁奖典礼也准备妥当,就等着再次给数学界带来一场盛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