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粮的收成不错,平均亩产四百斤出头,登州各县令认真核实产量,黄巢已行文节度府要求截留,今明两年登州夏秋两税用于练兵。
平卢节度府己经同意了登州的申请,当然其中少不了黄揆的周旋,节度府大管家上官青,现在和黄揆己经是义兄、义弟相称了。
黄杰要黄巢截留两税,是因为一件大事件即将发生。
庞勋戌卒起义没有几年就会爆发,其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徐州包括周围十多个州、府将会陷入战火,这对黄氏来说是难得的机遇。
而登州离徐州并不远,吸引流民、开荒屯粮。
想要吸引流民,强大的武备是必须的,但是登州镇军己经是严重超编。
继续扩军必定会让周边州、府警惕。
所以现在必须藏兵于民,编练民兵。
夏收后镇军大营正式发布军令,各县青壮,四丁抽一组建民兵,随时等候征调!
命令到处,各乡迅速挑人集中各县操练,短短半个月竟拉起一万五千人的民兵队伍,这在登州是一个奇迹,登州十八到三十岁,适合征兵的人群,应该不到四万人。
这次集结,只要求四丁抽一,集结人数却达到了二丁抽一。
以往拉壮丁通常靠的是刀枪和绳子,武力威慑,登州却是踊跃报名。
黄氏兄弟长久以来维护的名号起了重要作用,本来黄巢在民间就有仁义无双的名声。
而且黄巢登州招镇兵,那可是真给钱啊!
登州镇兵的待遇,让各县乡民直流口水,好多人后悔上次招兵没有去报名,而且这次征集民兵只在本州训练三月,每月还有银一钱,粮半石。
黄杰没有想到会征集到这么多民兵,按他的估计,应该会在八千到一万民兵,没有想到登州人民的觉悟这么高。
登州那里去找那么多军械分给他们,可黄杰如今已没有别的办法了,人都己经在各县集合了,各县的培训人员也派了出去。
为了装备这些民兵,黄杰紧急命令铁匠作坊打了一批枪头,每支用铁不足四两,只有二指来宽一巴掌长,粗糙到了极点。这种枪头不止是为了省铁,还为了枪头轻便,利于民兵使用。
除了兵器还有战法,大唐有非常成熟的步军战法,但这些民兵绝大部分都是长枪兵,他们没有铠甲军弓,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操练精熟,所以黄杰采用了最简单的战法。
一队为一个小阵,一营为一个大阵,排出宽三十纵八的方阵,最好的防具给第一排,每人一面木制蒙皮大盾,后边七列长枪手,十中选两个箭法最好的弓手作为远程,在方阵中穿插射箭。
对于他们来说,方阵最大的优点不是有多能打能抗,而是壮胆。方阵密集的队形会使人安全感大增,能有效减少溃散的概率,反而没指望他们多能打,能上阵稳住不崩就算完成任务了。
黄杰对民兵的定位就是补充兵,随着以后战争规模扩大,那里去找那么多久经训练的士卒?
只有以战代练,在大唐精锐与农夫最大的差距不是武艺和军械,而是胆子,绝大多数普通人看到鲜血喷涌残肢断臂都会腿软心慌,看到凶神恶煞的敌人冲过来都会下意识逃命,想成为真正的老兵,唯一办法是经历够多,见得多了也就习惯了。
第一次编练民兵,难免有些手忙脚乱。
不停的修改各项规矩,不断的撤换人员官吏,不断查漏补缺,乱糟糟的半多月后登州民兵终于确定好了大概框架,开始操练了。
民兵在此期间,虽然不能像镇兵那样有大量肉食供应,但是每日饱腹还是可以做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