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
“陛下驾到,百官肃静。”
这道声音一出,全场瞬间鸦雀无声。
百官垂首。
很快,一道身穿五爪龙袍的中年男子,就迈着龙行虎步来了。
朱标紧紧跟随在身边。
百官觐见。
朱元璋豪爽的抬手,道:“众卿平身,今日是咱大明新科的殿试,咱大明立国已有十八年。”
“这是第二届科举。”
“虽然这次科举虽有些波折,但都不算事,好事多磨嘛。”
“咱倒不觉得有什么。”
朱元璋很豪迈的开口,显得很是大气跟豁达,他看向下面的进士,满意的点点头。
“这次科举为咱大明选出了不少的人才,广纳贤才,任贤使能,也是朝廷之本职。”
“五湖四海皆为大明所用。”
“国家才能昌盛。”
“暴元无道,对咱华夏子弟,多是排挤,不仅不给高官,更是分为下等,简直是倒行逆施。”
“咱大明就不一样。”
“咱不仅要用,更要重用。”
“而且咱用人一向不拘一格,尤其喜欢搞五湖四海。”
“咱刚起步的时候,就下诏:诚虑有隐居山林或屈在下僚者,其令有司悉心推访以闻。”
“咱当时想的很简单,就是网络尚未出仕或沉沦基层的人,想着将天下贤才一网打尽。”
“咱也的确如愿了。”
“得了朱升、刘基、李善长等谋士,为咱是大开视野,为一统天下,恢复中华奠定了基础。”
“这是咱最初的用人之道。”
“大明立国后,咱感觉过去的用人太拘束了,不够大方,也难以吸纳到足够多的治国良才。”
“咱又颁布了一道诏令。”